上一篇
第三章
下一篇
三1~21
撒母耳成为先知
三3 耶和华殿 本节的用语显示这是一座建筑物。进一步讨论,可参看一章7节的注释。
三3 神的灯 圣幕里面的金灯台是应当彻夜长明(出二十七21;利二十四1~4),永不熄灭的,说这灯「还没有熄灭」当然多余。但另一方面,上文已经讨论过示罗的惯例不一定合乎律法的规定。「神的灯」一语在其他地方有盼望的意思(撒下二十一17;王上十一36;王下八19),在本段背景中这也可以是合理的解释。
三3 古代近东的培梦 初民相信在庙宇及其范围之内睡觉的人能够得知神明的计划。有些人甚至进行献祭仪式,在庙宇之内留宿一宵,以求得到这种启示。这种礼仪称为「培梦」(incubation)。在上古文学中,培梦都是纳兰辛和古德等君王寻求信息的方法。在士师时代乌加列的阿赫特(达尼珥求子)和凯雷特(凯雷特求子)的史诗,都提到过这种作法。撒母耳虽然是执行日常事务,明显没有期待启示的意思,他的经历仍可从庙字和启示普遍被视为有密切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存的古代近东文学,并没有这种非故意培梦的例子。
三4~10 撒母耳的梦? 主临到撒母耳,和他说话,他就起床到以利那里(10节),故此现代读者通常不会认为他的经历属于梦的一种。然而按照初民的定义,这些成分与梦是没有抵触的。
在古代近东文学中(美索不达米亚、埃及、赫人,甚至希腊,都有例证),有一类异梦称为「听觉信息梦」(auditory
message dreams)。埃及法老杜得模斯四世(主前十五世纪)、赫人君王哈图西利斯(主前十三世纪)、巴比伦王拿波尼度(主前六世纪)的梦,都是这个种类的著名例子。在这些例子中,这些梦的作用都是证实他们的王权或所推行的事业。
神明在听觉信息梦中显现(见10节),有时能把人惊醒。梦的内容是神明说出来的信息,不是事件或象征性的形像。人说话回答神明的例子,也有好几个(如:拿波尼度)。故此,按照古代近东的标准,撒母耳的经历也可算为梦。
三11~14 重复信息的重要性 传给撒母耳的信息与第二章神人所宣讲的几乎完全一样。重复信息表示其重要性,并且有证实其真确性的作用。它又有肯定撒母耳蒙召为先知的功用。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