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五章

五1 「平安」(peace,和合本:相和)多半是指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过于指个人的平静;因此保罗在此是指,信徒永远与神在同一边。

五2 「盼望神的荣耀」或许意指恢复亚当的「荣耀」(三23);更有可能是指
* 旧约的*
预言,即神将在祂的子民中得荣耀(如:赛四十3,六十19,六十一3,六十二2)。

五3~4 类似这种具进展性的文笔(患难、忍耐、老练、盼望),属于特殊的
* 修辞形式,称为「连锁」(cancatenation),在其他文献中亦曾出现。保罗在此再度显示,他能善用当时的文化模式来表达自己的论点。哲学家强调,艰难能考验智者的品格,因他们能把握更美的事,不为环境所动;真正的智者应当能处变不惊。旧约和犹太古籍都记载说,属神的人受到考验,经过试炼而得以成熟(不过,旧约也记载了一些英雄内心的挣扎,如大卫和杰里迈亚,并不单只讲述他们保持平静的一面)。

五5 犹太人对
*
圣灵的看法,最主要是认为圣灵能让先知听见神的话,并为祂说话。在这里,保罗的意思是说,圣灵指向十字架(五6~8),祂让基督徒能听明神爱他们。在许多犹太古籍中,只有最配得的人才能经历圣灵;在这里,圣灵则是神的恩赐。有关圣灵被「浇灌」下来,参:约珥书二28。

五6~9 受到良好教育的希腊罗马人士,对于希腊的传统非常清楚,他们知道,「仁人」少之又少。希腊人认为,替别人付出生命,是英勇的行为,但是这种牺牲并不常见;在犹太人当中,这类事并没有特别受到称赞。

五10~11 希腊人讲到互相对立的人「和好」,就是再度成为朋友,不过他们从来不会说,人与神和好。在罗马
*
教会里的犹太成员,对于这种说法会觉得比较熟悉(因旧约和一些犹太古籍,如马喀比二书,有这类说法),因此,该教会的
* 外邦成员受到这说法的冲击会比较强(倘若他们在*
教会里没有听过的话)。
五12~21
罪和义──共享的遗产

  保罗的犹太读者可能认为,他们是义人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得天独厚,但是保罗却指出,他们和*
外邦人一样,都是罪人亚当的后代。他的论证对犹太读者的冲击力,大过对单读创世记之人的感受,因为犹太古籍把亚当描写成极英武之人,超过
* 旧约的说法(旧约在创世记之外,几乎没有提到他)。

圣保罗教堂的中殿
_

  当时犹太人会说,亚当非常高大(他能充满天地!),他们更常提到他的荣耀,就是他在堕落时所失去的。他们相信,因他犯罪,死便接踵而至,而罪和死就进入了世界;同时,他所有的后代都在他的罪行中有份。
  犹太诠释者一般认为,亚当的荣耀将在来世中恢复。创世记的架构,从亚当到挪亚(五29,九1~2、7),再到亚伯拉罕(十二1~3)等等,显示神在工作,要恢复人类,而从亚伯拉罕的后裔中,最后必然会出现创世记三15所提到的拯救者。

五12~14 「众人都犯了罪」(12节),即使那些不像亚当一样(14节)、没有直接的律法可以违逆的人(13节),也不例外。不过,保罗并非否认亚当后裔个人犯罪的责任。犹太作者声称,亚当将罪和死带入了世界(以斯拉四书七118;巴录二书五十四15),不过他们相信,他的后裔每个人都可自行选择,是否要跟随亚当的脚踪(以斯拉四书七118~26;巴录二书五十四15),各自成为「自己的亚当」(巴录二书五十四19)。

五15 这里的「众人」(The
many)可以只指那些蒙拣选的,正如
*
死海古卷一样;但是,如果这是保罗的意思,他就等于在说,只有蒙拣选的人才在亚当里被定罪。更可能的说法为,「众人」是隐指以赛亚书五十三11,那里受苦的仆人可以使「众人」(和合本:许多人)称义,因他为他们而成为牺牲之祭。凡是生来在亚当里的,都成了罪人;而凡是藉真实的
* 洗礼(六4)在基督里的,都成了义人。

五16~21 五章15~21节的论证,大部分是标准的犹太式
qal vahomer
论证法,就是从小论大的辩证法(「更何况」)。希腊罗马逻辑也会用这种解释的技巧;许多犹太式的经文论证法,都属古代一般解释法的一部分。
  犹太人相信,以色列会在来世中掌权(参五17),就像亚当夏娃在堕落之前治理全地一样(创一26~27)。——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