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十四章

十四1~23
切勿因饮食或圣日而分裂
  保罗劝勉罗马的犹太基督徒与*

外邦基督徒合一,这一段显出他们因文化不同而产生裂痕。犹太人不期待大多数外邦人会遵守他们的饮食规条或圣日,但是却期待皈依犹太教的外邦人这样行,或许也包括外邦基督徒。
  利未记十一44~45以分别来表明圣洁,或许意味着神将特定的饮食规条赐给以色列,是要它与万国分别出来,因为大半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从保罗的宣教策略来看,这种作法在*
新约时期不再有果效。在道德上分别为圣的原则可以保留,但在文化上则不需要区分。

  外邦人,尤其是在罗马的人,长期以来都以犹太人为笑柄,因为他们在这两方面特立独行(再加上割礼,这似乎在罗马
*
教会不成问题)。保罗主要是强调饮食。(他在哥林多前书八章则谈及另一种饮食造成的分裂,不过所用的原则也相仿。)

十四1~4 古代世界多数著名的文化都有自己饮食的习俗;有些哲学派别也有自己饮食的规定。不过很少有像犹太人这样坚持说,是神定下他们饮食的规条;在保罗之前两个世纪,许多犹太人为了拒绝吃猪肉而死,但希腊人则认为猪肉十分美味。有一些在埃及受希腊教育的犹太人,视饮食的规条为象征性,但是大部分犹太人则严格谨守,无论他们在帝国的什么地方。

奥斯替亚一世纪的会堂讲坛


_

十四5~6 节期时间的准确性,在犹太人中是一件大事,而不同的犹太团体会因这问题而分道扬镳。(在历史上,不久之后基督徒团体也步其后尘。)异教徒有自己的节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祖先的习俗和历法。可是
*
外邦作家对犹太人的安息日特别苛责。罗马人推理道,犹太人很懒惰,所以才要休息一天。(对犹太人敬拜神的这种看法,在历史上并不是头一次,出五17。)保罗也暗指犹太人为食物祝祷的习俗。

十四7~9 犹太人在希腊罗马世界里必须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团体,一方面是因饮食的规条,另一方面也因着安息日的规定,而外邦人常认为犹太人持分离主义,不参与社交。这种情形使大多数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距离愈来愈远。

十四10~12 「审判台」在希腊罗马世界中很常见;像彼拉多或迦流等官员,会从一座演讲台(bema)进行审判(徒十八12)。在犹太人对末日的描绘中,神在宝座上审判万民的意象十分常见。保罗将以赛亚书四十五23应用于末后的审判是很自然的,因为那一段周围的几章都讲到,神在末时会拯救以色列,并呼召万国到祂面前交账,要他们承认祂是神。

十四13 有些古代文献也用「绊脚石」作比喻。犹太人称呼彼此为「弟兄」,和希腊宗教圈中的成员一样。基督徒认为彼此是属灵的手足,而保罗更加说,犹太基督徒和
* 外邦基督徒彼此必须这样看待。

十四14 犹太人根据圣经,将食物分为「洁净」与「不洁净」(利十一)。保罗说,这种按字面的区分,已经失去重要性,希腊罗马世界中一些倾向于哲学思想的犹太人会赞同他的讲法(不过这些人多半仍然遵守饮食的规条),不过大多数古代的犹太人则会大为震惊。

十四15~16 正因为饮食并不重要,所以为了一些更重要的事──保持基督身体的合一,我们应当甘心不吃。保罗并不是吩咐
* 外邦人要守犹太戒律,只是吩咐他们,不要试着去说服犹太基督徒放弃自己的习俗。

十四17~19 犹太人常讲,未来神
* 国度临到时会何等完美(见:林前六9),那时
* 圣灵会与人同在,而所有的人都能和平共处(罗十四17)。对保罗而言,*
弥赛亚和圣灵的临到,已经引进了神的国,因此,信徒应当可以和睦相处(十四19)。

十四20~21 这里的问题不是吃肉或饮酒,而是犹太人觉得,*
外邦人的肉(可能已经向偶像献过祭,或血没有放干净)和外邦人的饮料(有些可能是用来向神祇奠祭的)有可疑之处。但是,保罗不愧是优秀的
*
修辞学家,能让读者在最极端的事上也同意他的看法,即是要他们完全不吃肉、不饮酒(而倘若这原则能作最极端的应用,「岂不更可以」──采用一种标准的辩证模式──应用在较次要的个案上)。(虽然有些犹太团体在某些时段禁止饮酒〔民六3;参:耶三十五5~6〕,清酒则是佐餐的正常饮料;因此,这里的用语可能是
* 夸张法;参:约二9~10的注释。)

十四22~23 犹太教师在「*
律法外围一道篱笆」,以防止百姓会进入「有疑异」的范围,就是不太清楚的地方,以免他们可能犯罪。保罗的要点为,向神全然委身的意思,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分辨何为正确的事,而避免去做那些没有把握是否正确的事。——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