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六章

六1~11
向罪死
六1~5 对犹太人而言,*
洗礼是非犹太人皈依犹太教的动作,要将
*
外邦人的污秽洁除净尽;透过这个礼仪,表明不再按着异教与罪而活,宣誓遵行神的诫命,就犹太律法而言,成为一个新人。同样,凡要跟随耶稣的人,也是要放弃自己旧日的生活;保罗说,透过与基督在死上的连合,他们向着从前在罪里的生命也死了,那生命已经在基督里钉在十字架上,这是一件既成的事实。

  古代近东的宗教素来有神祇死而复生的传统,一般而言,植物性的神祇是在每年春天复苏。有些古代的资料(尤其是早期基督教对这类宗教的解释)认为,好些
* 神秘宗教的入教仪式乃是表明与该神祇「同死同活」。

  二十世纪初的学者自然认为,这种传统便是保罗此处用语的背景。但是神秘宗教是否视洗礼为一种一次性的死而复活的经验,有如保罗的讲法,其证据仍有争议;或许是在基督教广为流传,成为罗马帝国普及的宗教力量之后,其他的宗教团体才开始起而仿效。更重要的是,早期基督徒对于
* 复活的看法,显然是出于犹太人的教义,而非出于希腊宗教季节性复苏的观点。

六6~7 「旧人」(许多译本译为「老我」)是在亚当里的生命,与在基督里的生命成为对比(五12~21)。当一名外邦奴隶逃离犹太主人,而透过洗礼皈依了犹太教,按犹太人的法律理论,他或她就成为新人,从此脱离了奴役,与先前的主人不再有关系了。

六8~11 犹太教师相信,「罪恶冲动」(参七14~25的注释)一直会困扰人,连最虔诚的人亦不例外;直到
*
弥赛亚来到,罪恶冲动才会被除灭。对保罗而言,弥赛亚已经来了,罪的力量已经被消灭了。基督所完成的工作,表明信徒已经向罪死,现在他只需要承认此项事实──用信心来「看」(或「算」)其实现(六11;这个字与第四章所用神「算」人为义的字,是同一个)──便足够了。这种对神「已经完成之工」的信心,在古代的宗教里并不常见,在今天大部分的宗教里也找不到。
六12~23
脱离了罪,作义的奴仆
六12~13 「器具」(NASB、NIV),更特定的译法为「兵器」,如十三章12节。如果此一比方意思是如此,这幅将自己献上(比十二1含义更强)的图画,便可能指军人献身去争战(不过按第16节,应该是指奴仆向工作岗位报到)。

六14~21 有些学者认为,这里有「归圣释放」的概念:奴隶可以因着正式成为某位神祇和其神庙的财产,而不再事奉原主人。但更明显的,是许多哲人通常使用「奴役」与「自由」,来指受到错误的思想与欲念辖制,以及从这类思想与欲念中得到释放,同时脱离其后果,如焦虑。哲学家常强调,要作自己的主人。
  犹太教也会讲脱离罪得自由。犹太教师相信,由于以色列拥有
* 律法,那使得*
外邦人犯罪的罪恶冲动,并不能够奴役他们。他们也教导说,以色列脱离埃及的奴役时,便成了神的奴仆。

六22 在*
旧约里,以色列是「成圣的」(NASB、NRSV),或被分别出来专为神的;在犹太人标准的教导中,*
永生是来世的生命,而来世是从死人的
* 复活开始。

六23 奴仆可以得到「工价」,而且是常有的事。虽然奴隶的主人按法律可以拥有奴隶的财产,但是奴隶也可以用自己的产业或金钱(称为
peculium),有时甚至可用它来买自由。这类工价通常是正面的象征,因此保罗的这番话显得更有力量。——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