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百卅五篇

诗篇

 

注释

第一三五、一三六篇
神拣选的民

   
这两篇诗篇与一二○至一三四篇一同被纳入「朝圣称颂诗」之中,是非常适合的。对刚刚到达目的地的朝圣者来说,还有甚么比得上一首追溯从埃及到迦南地──最伟大和最开创先河的朝圣之旅──的脚踪的诗歌?一三五篇为到神拣选所带来的各样好处而欢喜快乐(一三五4)。一三六篇则采用大致相同的素材,追述主相同属性和能力,以及主本着祂那永恒的属性──「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而赐给祂百姓相同的好处。

 

第一三五篇
以色列蒙拣选对百姓的意义

   
这篇诗篇的结构如下:

A1
(1-4节)赞美拣选的神

   B1
(5-7节)伟大的主,握有创造的主权(7方面 
的伟大)

     C
(8-14)主的作为;

        C1
(8-9节)拯救

        C2
(10-12节)赏赐

        C3
(13-14节)伸冤

   B2
(15-18节)无生命和带来死亡的偶像(偶像的7方面)

A2
(19-21节)赞美同住的神

   
第1-4节这里题到的「站」(即事奉)的「仆人」和「善……美好」等形容词,是用在主的身上,与一三三章1节和一三四章2节互相连接。诗人不断呼吁人去赞美,以及7次提及神的名,是因着神拣选了「雅各布……以色列」「归自己」(出十九5;申七6,十四2,二十六18;玛三17)。其含义亦可参看历代志上二十九章3节的世俗例子。

   
第5-7节  
群体性的赞美只有在每一分子都积极投入时才真正有价值。朝圣者一同敬拜,但个人的认信仍是必要的:「就我而言,我确实知道……」(直译)。异教散播诸神充满全宇宙的思想,尤其是「在海中」和「在……深处」(6节)。诗篇的热门命题是:只有一位真神,祂是独一的创造者,万物毫无例外地按祂旨意而行(6节),祂甚至掌管气候的每种变化(7节)。诗人提到「万神」,并非因为它们是客观地存在,而是因为它们吸引了众多受迷惑的人热心敬拜(赛四十四6-20;参九十五3的注释)。

   
第8-14节  
这里涵盖了整段出埃及的时期:由离开埃及那一刻开始(8节),到在摩西带领下的最终胜利(11节;民二十一21及其后;申二20及其后,三1及其后),然后在乔舒亚带领下得地为业(12节),甚至由于主不会改变(13节),能以面对未可知的将来,祂将会一直以行动和在感情上与他们同在。「伸冤」表示「为祂的百姓申辩理由」,「后侮」即「感到难过」。

   
第15-18节(参一一五4-8。)留意这段被「引用」的资料如何经过细心编排,新的背景下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正如上面的大纲指出,诗人将异常活跃的神(5-7节),对比人手所造、其「工作」就只有散布死亡之腐朽的偶像(18节)。

   
第19-21节  
除了第21节尾的那个动词是跟1至3节所用的一样,应该译为「赞美」之外,19至21节其余的都该译作「称颂」(这正是和合本的翻译;参一三四2-3的注释)。至于哪些是属于主的百姓,参看一一五篇9至11节,一一八篇2至4节。要「称颂」主,特别是因为主「住在耶路撒冷」(21节)。主拣选祂的百姓,是为了使他们作自己的子民(4节),让祂住在他们中间(参弗二18-22;林后六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