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廿五篇

诗篇

注释

第二十五篇
每天致胜基本法

   
本诗形式上是不完整的字母诗。其中有两个字母缺虞;补救方法包括改动希伯来文本的发音;其次是把22节放在结构之外,因它是指以色列人。不完整的结构方式表达人生也常患难打击而受干扰,不过仍有一定的轨迹可寻。

A1 
(1-5节)
信靠、盼望、祷求

   B1 
(6-7节)求赦免

     C1 
(8-10节)指引罪人

   B2 
(11节)祷告和赦宥

     C2 
(12-14节)给敬畏神之人的指引

A2 
(15-21节)信靠、盼望、祷求

    第1-5节
信靠、盼望、祷求 
诗人说四围受敌,到处是奸恶之徒(2下、3节下;参19节上),然而大卫的反应却是向神祷告(1、2节上),且专一的祈求(2节),并提醒神是真实的神(3节)。而诗人最切求的,乃是求神以祂的「道」路来指教他(4节),好能有一个受启发的心(4节「指示」:让我知道;「教训」),并且求活出真理(5节,「引导」)。

   
第1节「仰望」(二十四4),只有主是万事万物唯一的答案,惟祂能满足我们的诸般需用。第2节「羞愧」,参3节,失望后的情绪。第4、5节要有良好的操守,必须领受神圣的真理(「指示我」),也要存心乐意学习(「教训」)并遵从(「道……引导」)。

   
第6-7节
罪孽与赦免:求赦昔日罪污
没有忏悔与和好,便难以真诚地对神圣的真理和生命作出委身(4、5节)。神若记念祂自己的所是(6节),就必乐意「不要记念」我们往昔的过犯(7节)。第6节「怜悯」:同情心,神心中的爱(十八1);「慈爱」,神以祂的旨意来爱,使祂不能违背自己。这里用的是众数名词,充分表明这爱是有完全的承诺。第7节「罪愆」:特别指过失;「过犯」指蓄意犯的罪。「因你」:按神的慈爱良善。道德上神圣的性情,令神把人的罪一笔勾销。

第8-10节
神圣的教师 
一再回想神,使人确信神必听祷告(4节),而神所启示的作为,也必完全彰显祂的大爱。一切都源于神的性情,在人的一面,所需的是「罪人」「谦卑」(9节,那些在神面前谦卑的人)下来,成为守约的人。

第11节
罪孽与赦免:现今的经历神既引导谦卑人投靠祂,大卫也就愿降至最卑微。罪孽不仅是人过去的历史(6-7节),更是今天的现实。6至7节中诗人呼求神的怜悯、大爱和恩惠;到第8节提到神道德上良善正直。作者进一步总结,以神的「名」(祂所有的自我启示)为祷告的凭借。神的心意(6节)、良善正直(7、8节)都全显于祂赦免人「重大」的「罪」(人那败坏堕落的天性)。

   
第12-14节
神圣的教师
神的祝福临到任何「敬畏」祂的人(12节的「谁」)。这些祝福包括神的法则向他开启、得满足、家族的平安、与神的灵交、并受教能以晓得神人立约的关系。

   
第15-21节
信靠、盼望、祷求 
第15、16节以神作唯一的解答为连系:只有祂长久眷顾大卫。第17-19节诗人详细解释自己察觉到的需要,这些需要既有来自内里的,来自上面的,也有来自外面的。第20-21节接连地确定自己的信靠和交托。如此诗人才体验「时常仰望耶和华」(15-16节),便能得主救离所有祸患的真谛(17-19节),诗人决心要祷告、信靠、坚定行善和仰赖祂。

   
第22节
更宽更广的远景
这一节并不包括在字母诗之内。大卫作王,心胸宽广,任重道远,纵然当前急难四起,亦以天下为己任。像处理他自己所顾虑的一样,他也尽力以祷告把百姓带到神前。对于百姓,这是他们的领袖最重要也是不可少的。祈祷乃是最全备的良方──能应付「一切的愁苦」。主必能给人解困的途径:「救赎」可翻作「付赎价」,就是付出款项,清理债务,释放被囚的,消除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