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百零三篇
下一篇
诗篇
注释
第一○三篇
「你的神是王,你的父掌权」
本篇的特色,是慈父不变的眷顾,并祂无穷尽的主权,二者交织在诗中。这诗中心的经文(6-18节)是由神的「公义」和祂的属性──恩典、怜悯、忍耐、恒忍、赦免、父性等,还加上「慈爱」所包围。神的爱说出祂对我们永不改变,永远关切。本诗开头(1-5节)是出自亲身的体会:为何神的一切恩慈会临及我呢?相应的结论(19-22节)带出本诗的中心主题:神要我们以一个全面角度来看属灵和物质界的现况,并且敬拜独一的真神,永世的君王。
第1-5节
神亲自赐福
第1-2节「称颂」(参20-22节)的英文是"bless"。当神赐福(bless)予我们,必先察看我们的缺乏,一一来供给。当我们「称颂」(bless)
神,就是重温神的尊荣卓越,一一来赞美。「圣名」:我们在数算神的赐福之前,便已称颂祂。祂所作的全都从祂的「名」而来,祂的名说出祂的所是,也道出祂的本质(「圣」):神永不会在祂启示的所是之外作工。「恩惠」、丰足与10节的「报应」是对应的动词,指完全照着该作的来作。第3节
「赦免」、「医治」:虽然不是平行字词,在塞缪尔记下十二章13至23节,赦免是转瞬之间的,但医治却尚未临到。罪和病的痛苦同样加诸耶稣的身上(太八16、17),但在今世我们犯罪,即或得蒙赦免,但是我们仍要承受罪所带来的痛苦后果。而疾病的痛苦仍是难免,这一切都在神主宰之下,直到天国降临才再没有奸恶和残缺,那时所有的缺点才会消失。第4节「救赎」:如同近亲那样为我们设想一切。「死亡」:不单是象征今世危险的写法,也是指死后或会遇上的恐怖处境(参四十九7-9、13-15)。「仁爱和慈悲」:前者是立志不变的意志的爱;后者是从心发出、出自情感的澎湃的爱。第5节「所愿的」:翻译上有困难,可能应译作「你有生之年」。「鹰」:活泼有力、强壮的写照(赛四十30)。
第6-18节
神慈爱的性情
本篇的主题在第11节,肯定那强而有力、不变的爱(「何等的大」在创七24译「浩大」)。诗人一步一步的叙述:1.第6、17至18节申明神的「公义」──不能妥协或转易的意志,祂自己有公义的性情和旨意:祂永不会为了迁就人而改变祂的圣洁标准。神的公义正是祂行事的标记。在人看来,许多过犯从未有纠正,许多欺压从未得解脱:6节说,在神眼中,事情却并非如此(创十八25);出于祂的「慈爱」心肠,神要确保遵守祂约的人(17-18节),权益得着保障。2.第7至8节和14至16节平衡了神所显明的「使……知道」和神所「知道」的。6节肯定是正确的,因为神曾向摩西显明自己(出三十四6),祂一心想念我们(「怜悯」),即使我们不配,祂仍旧转向我们(「恩典」),也不永远怀怒(「不轻易」),并有丰盛的「慈爱」,永不动摇。祂因为爱就向我们启示,知道(14-16节)我们的脆弱和生命短暂。3.第9至10节和12至13节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看神对付我们的罪。第10节「罪过」:特定的过错;「罪孽」:罪性。第12节「过犯」:刻意叛逆神的旨意。第9节表示神是审判者(「责备」是法庭用语,即控告),幸而这身分只是暂时的;13节表明祂作父亲的身分是长久的。这是唯一的一节,把「父亲」与动词「怜恤」一起使用(参母爱的用法,赛四十九15,及它带出的浓厚感情,王上三26)。
第19-22节
神永远的宝座
对于一位掌管「万有」的主,我们应该怎样响应呢?天使、天界和宇宙界的回应是:「凡事遵祂而行」──「他命令」、「他旨意」。我们又如何呢?我们若真心回应神的尊荣(像1-5节所表明的),岂不也需一心遵行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