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四九篇

诗篇

注释

 

第四十九篇
神的救赎与永远的盼望
     

   
本篇与四十八篇最后一节关系密切。死亡若临到,我们是否真的能够依靠神的引导呢?答案在15节:「神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这是得胜的答案。诗篇第六篇5节,三十篇9节和八十八篇4至5节,常被引用来证明旧约对死后生命并无盼望,不过请留意这些引起疑问的经文全都是记载同一类人所讲的话,这等人是明知自己正在神的震怒中离世,将来也必然与神隔绝。这样死去的人当然很难有甚么盼望,可是他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评语,并不代表所有人死后都会像他们那样。他们只代表某一类人的死亡遭遇。

   
诗篇四十九篇(参七十三篇)把两方面都列出来:有人死后无盼望(13、14节),有人死后却满有盼望(15节)。人死可以像畜类一般(12节),但也可以死得尊贵(20节)。诗人在诗歌的起头摆出了人人适用的谜语(1-4节),在此他也摆出了答案。诗人在5至12节说他看见死亡临到众人。他先是想到在患难之日奸恶之徒活跃(5-6节),而他自我安慰,因为想到财富其实毫无用处(7-9节):死亡一到,人间的赎命银钱便不再流通。无论智愚,人人一旦死亡(10节),属地的财产便只不过是一杯黄土,长留于地(11节)。第二方面,死亡并非一切的结局(13-19节):死后还大有文章。世人都靠自己,以此为傲,但这条路引向死亡和腐朽,惟有与神亲密相近的人,才能仰望神的救赎与同在(13-15节)。为此,我们无须因为世上种种的不公平而气愤(16节);死亡是最公平的,人无论生前如何风光,恶人死后的结局乃是永不见光(17-19节)。

第2节「上流下流」:涵盖全人类之意。

第3节「通达」:20节也用相同的字(「醒悟」),点出死后还有另一个生命,并非地上的权势和影响力可以左右的;这生命不能凭自己、靠自己而活(13节),只能完全仰赖神的救赎才可享用(15节)。

   
第4节「耳……解」:说话之失应好好聆听。要解明生死的谜团,必须专心聆听神的言语。

   
第6节首次(见13节)出现「倚仗」一词。信靠自己仍是死后蒙福的最大敌人。

   
第7-9节「赎……价值」:「赎」字强调价钱,「价值」强调满足需要。可是要赚取永生,根本无价。希伯来文说「自己的弟兄也不能」,就是说即使深爱的人也无法挽回。有时候付出重价便能挽回性命(出二十一30),可是没有人买得起死亡!

   
第10节「愚顽人」:指行事掉以轻心的人,这等人轻看生命和生活的责任,自我中心,事事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畜类人」:属灵上毫无感觉。

   
第11节「他们心里思想」:人以为地上永存的东西,其实却只不过是自己的坟墓,何等讽刺!他们的眼界只限于今世,以至(直译)「他们以自己的名字来为地土命名」。

   
第13节参6节。

   
第14节「阴间」:是死人存留的地方。「正直人」:可以向神无愧而死的人(民二十三10);一生不违背神的命令(王上十五5);敬畏神,完全正直(伯一1);是神所拯救的人(诗七10)。「管辖」:5节是地上原有的关系,现在由神扭转过来(参路十六22-25)。「早晨」(十七15):指死后的复活。

   
第15节「救赎」:神会代人付出人间无法交出的代价(7节)。「阴间」:它要接收和拘留所有未蒙救赎的人(14节)。「收纳」:参创世记五章24节;列王记下二章1节;诗篇七十三篇24节:第20节通篇似乎只针对富人,其实这个真理的原则应用在所有人身上:人失去永恒的福气,不是因为有财有势,而是因为缺少了智慧(参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