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百零六篇
下一篇
诗篇
注释
第一○六篇
「一首悦你耳的歌」
本篇重温以色列史,从出埃及(6-12节;出十四),到进旷野(13-18节;民十一4-34,十六),然后是西乃山(19-23节;出三十二1-6、9-14),来到迦南边境(24-27节;民十四),巴力毘珥和米利巴水事件(28-33节;民二十五1-15,二十2-13),最后是进入美地(34-38节;士一21、27-36,三3、5等等)。
这是一个可悲的犯罪故事(6节),人总是无知善忘(7、21节),一时感动(12-13节),自我陶醉与沉溺(14节),不满神的安排(16节),拜偶像(19节),不顺服(24-25节),失去应继承的产业,不忠(28节),惹神愤怒(32节),又常常妥协(34-35节),信仰腐败(37-39节)。但更强调的是神救恩的能力(8-11节),祂乐意施怜悯(23、30节),在公义审判的同时施与白白恩典(40-43节),爱听人在危难中的呼求(44节),也热衷于守约和施慈爱(45节)。这就是我们的历史的教训:我们失信,神却信实无比。
第1-5节
赞美与祷告
诗以赞美祷告开始,以祷告(47节)和赞美(48节)结束。历史告诉我们,爱永不失败,永不失望,永不止息(1节),是一位如此不变的神(48节),使祂的子民赞美──虽然他们晓得没有人间的舌头能赞得完全。祷告是普世皆可的,神不会忽略任何人,而百姓纵使分散天涯,祂也不会遗忘。诗的首尾以蒙福为主旨(3、48节),虽然希伯来字不同。顺服就是蒙福的途径(3节)。可是我们的历史却满了背道。无论如何,有一位神配得我们赞美(参一○三1的注释):一位忠信、听祈祷、释放人、救人的神。为此前面虽然提过长长的清单,细数我们的失败(6-39节),我们这些「众民」应快乐地说:「阿们!你们要赞美耶和华!」(48节)
第6-12节
人的善忘,神的救恩
「我们与我们的祖宗一同犯罪」(6节)。说我们同犯一样的罪,未免有点不公平,但人是和列祖一样有罪的性情,今古如一。因为我们的本相都是一样的邪恶,生活一样卑下,对神的作为一样是瞎眼,忘记祂的「慈爱」(7节,直译:「祂因不变的爱而作的万千作为」),一样充满了不忠和背逆(出十四10-12),不明真理,信心虚浮。可是主「因自己的名」仍不放弃(8-11节),这是祂的性情,祂要为我们应付环境,阻挡仇敌,带给我们完全的救恩(出十四13-14、30-31),并引发一个可惜是短暂的赞美(参13节)。
第13-18节
自我放纵,私欲烦恼
他们既不记念神过去的作为,也不求问关于未来的事(13节),结果成了自己私欲的猎物:先是厌烦神的供应(14节;民十一4-6,参约六35及其后),其次,因为不满掌权的,结果害了全个社群(16节;民十六3)。神每次都大大不悦,审判随即来到。有时祷告也会僵化成任性的执意而行,此时,公义的神便给予我们坚持要拥有的,但这却是审判(15节)。同样,神有时坚持给了我们祂认为我们需要的,纵使这并非我们想要的。摩西和亚伦曾是百姓的最佳榜样(16节)。第13节是与神同住的正路,活在救恩的光中(参8-12节),并按神的指教来面对未来。
第19-23节
虚假的宗教:摩西作中保
第19-20节(罗一21-28)。凡人创立的宗教只是按今世属地的样式,为要赚得救恩而努力,把永生神取代了,也忘记了独一真神拯救的大能。即使如此,主仍接纳,仍然代求,仍作中保(
来七25)。
第24-27节
话与声音
这是本篇的关键主题。
A1
(1-4节)赞美祷告
B1
(6-12节)人的善忘;神的救恩
C1
(13-18节)不满神的主宰供应
D1
(19-23节)虚假的信仰:摩西
E
(24-27节)话与言语
D2
(28-33节)假信仰:非尼哈
C2
(34-38节)对王不满:神的记念
B2
(39-46节)人的叛逆:神的记念
A2
(47-85节)祷告与赞美
诗的中心部分十分戏剧化,带出一个无需再解释的真理──拒绝神的话是至大的罪。「他们…不信他的话」(24节);「他们……不听耶和华的声音」(25节)。能得着神的言语实在荣幸,忽视神的话则是大罪:神的言语就是神活泼的声音。
第28-33节
虚假信仰:非尼哈作中保
非尼哈也想象摩西(23节)一样作中保,叫神怒气消减。然而摩西有自我牺牲的祷告(出三十二31-32),他的表现可以预表那位将来完美的中保。这位完美的中保使愤怒变成了恩典,因祂为我们背负罪孽,为我们成了咒诅(加三13),为我们成为罪(林后五21)。但如果摩西因祷告而预表主耶稣,非尼哈则因被称为「义」、作中保,而预表主耶稣,亦预指以赛亚书的「我的义仆」(赛五十三11;来七26)。
在这段内第二个事件(32-33节),使之前的事进一步清楚。「他们又与巴力毘珥连合……又叫耶和华发怒」。他们情况一如过往(出十七),因为缺水(民二十3及其后),于是爆发反摩西的情绪,对脱离埃及为奴也表示遗憾,宁愿死去也不愿过神要他们过的生活。难怪摩西也受不了!出埃及记二章11至12节的那位旧摩西仍在谦和的摩西(民十二3)背后。摩西为鲁莽的不顺服行为付上极重的代价(民二十12)。不顺服神的话是很大的罪(参24-27节)。第27节(参利二十六33;申二十八64)。
第34-38节
对神不满
再一次人性中不顺服的性情纷纷涌出来(34节)。神下令「灭绝」,乃是公义的行动(如创十五16),因为神老早有了400年的观察期。刑罚来得不独裁,也不急躁,反而是圣洁的神严明的法律制裁。其次,这阶段是神的子民惟一蒙保守与世俗隔离之路。不肯作分别为圣的人,就是妥协(35-39节)──这是不变的真理第35节(士三5、6)。第36节(士二12及其后经文)。
第37节(王下十六3)。第38节因为创造本身便是圣的,因此有可能被「污秽」──这是对亵渎者的警戒(创三18;利十八25)。
第39-46节
人的背叛,神的记念
这几节反映神性情中的张力,事情记在士师记。在公义的愤怒中,祂要百姓清除罪污,免得被仇敌所控制。但不是人回转行公义才使神动心,而是他们的可怜与神要对自己的话保持信实。
第47-48节
祷告和赞美
「从外邦中招聚我们」:可能本诗篇是在巴比伦,即被掳时的作品,可是却包括了大卫抬约柜到耶路撒冷并庆祝(代上十五,十六)的历史。在诗篇里,「外邦」是百姓被分散之地,是网罗,也是辖制圣民的势力。自从入迦南那日起,没有一个时期不是如此。这诗篇是教会在世的歌,被世界所迷惑、掳去,因妥协而失去身分,此时惟有恳求一个更好的日子来到,赞美神在百姓反复之际,仍是「从亘古直到永远」不变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