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十一章

11:1 
主耶稣继续往各城去传道

 

11:2-19 
施洗约翰的问题与身分

 

2「在监里」:见串3。

 

3「那将要来的」:即弥赛亚(串4)。

  约翰有此疑问,可能因为耶稣所作的(2),不符合他心目中弥赛亚审判恶人、彰显公理的职事(参6, 太3:11-12)。

 

5
耶稣的答覆,见路7:22注。

 

8「细软衣服」:指宫廷华服。

 

9-14

 

所引经文(10)取自出23:20与玛3:1;「我」指神
,「你」在此指以色列人的弥赛亚。由於约翰是弥赛亚的开路先锋(「使者」),是预言中那要来的以利亚 ( 14, 见约1:21注)他的到来结束了旧约时代
(13),开始了新的纪元
(12)。 因此他比先知都大(9), 是人类历史上至此最伟大的一位(11上)。
可是,他既作先锋,在世时未能亲自跟随耶稣,参与天国的启奠(见12:28),所以比不上「天国里最小的」门徒(11下)。

 

12「天国 ......
著了」,原意可能是:「天国猛力伸展,而猛力的人(不顾一切把握时机的人)就争取到了。」(参路16:16)。

  

16-19

 

正如孩童执拗,既不愿玩婚嫁的游戏(吹笛跳舞),又不肯扮演殡丧的行列(举哀捶胸),同样当时的犹太人既不满意约翰的刻苦,又反对耶稣平易的、满有恩慈的生活方式(见串14-16)。

 

19「智慧在 ......
显为是」(见小字):在此可能指「神的智慧从它的成功表现上便证明出来」。

 

11:20-24 
耶稣责备不悔改的城市

 

21「哥拉汛」、「伯赛大」:均在加利利海附近,是耶稣常到传道之处。

 
「推罗」、「西顿」:是旧约代先知常常痛加斥责的外邦城市。(见串20及太15:21注)

 

22「审判的日子」:历史上惨遭浩劫之日,更指世界末日审判之时。

 

23「迦百农」:见太4:13注。

 
「升到天上」与「坠落阴间」(参赛14:13, 15):
表示从至高的尊荣地位降到最低的受罚境地。

 
「所多玛」:见路10:12注。

 

11:25-30 
耶稣的感恩与呼召

 

25-26 
神的启示临到谦卑人

 

25「这些事」:指耶稣和门徒传道治病的含意──天国的福音。

 
「聪明通达人」:自以为是、题恃聪明的人(参16节「这世代」、23节「迦伯农」)。

 
「婴孩」:谦逊、愿意受教者。

 

27 
神启示的媒介 ── 耶稣

 

28-30 
耶稣使跟随者得安息

 

29「负我的轭」:指跟随耶稣,从 领受教训。犹太文士常提到「律法的轭」,耶稣在此可能影射规条主义的无能与苛刻。

 
「你们 ......
安息」:跟随耶稣即走善道、得安息(参耶6:16)。

 

思想问题(第11章)

 

1 对神有所怀疑者可从4-5节得到什麽启迪?

 

2 16-26节里,那些人接纳耶稣,那些人拒绝 ?

  神的启示与此有何关系?今日情况相似吗?

 

3 细读11:28-30。这里提到什麽应许和责任呢?

 

4 本章圣经有否加增你对主的认识?试综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