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七章

7:1-6 
门徒对人应有的宽大(1-5)与明辨(6)

 

  「论断」:指「挑剔人短处」、「宣判人家罪状」。

 

1-2 论断人者,必同样被论断──遭人挑剔、被神定罪。

 

3-5
论断人者,只见别人弱点而看不见自己更大的过错。

 

6 门徒虽不应论断别人,却要对人明辨,不宜向顽梗不信的大恶人陈明宝贵的真理,免得糟蹋宝物,招惹危险。

 

7:7-11 
门徒对神应有的仰赖

 

门徒的祈求如果方向正确(见9, 10「求饼」、「求鱼」,参约14:13-14
注)并持之有恒,必蒙天父垂听。

 

7:12 
门徒处世的金科玉律

 

这可说是5:20-7:11的总结。

 

7:13-27 
耶稣对听众的呼吁和警戒

 

一 要留心进窄门(13-14)

 

做门徒要付的代价,见路14:25-33。

 

14「引到永生」:即进到天国。

 

二 要防备假先知(15-19)

 

旧约的假先知不传神公义的审判,反纵容百姓犯罪 (见耶23:16-22),同样在新约时代也有先知妖言惑众(15,
见串13)。凭著他们的品行(果子),就可以辨认他们本质(树)的好坏。

 

「蒺藜」:有刺的草本植物。

 

三 言而无实的危险(21-23)

 

口头上唤耶稣为主,甚至奉 的名(仗赖 的权柄)从事宗教活动,都不足以构成进天国的条件。只有心中尊耶稣为主,因而行为上讨神喜悦的人才能进去。

 

「那日」:指世界末日的审判(见玛3:17-18)。

 

四 听而不行的愚昧(24-27)

 

只有遵行耶稣吩咐的人,在困难来到及最终审判时才能站立得住,经得起考验。

 

7:28-29耶稣话语的权柄

 

28「耶稣
...... 这些话」与类似的说法(见串28)表示该段长篇教训的结束(参简介大纲)。

 

29「不像
...... 文士」:文士说话著重引述前人的意见,耶稣却直述自己的看法,而且要求人遵守。

 

 

思想问题(第7章)

 

1 单论断人能否去掉别人眼中的刺?为什麽?

  明辨与论断有何不同?

  你在批评别人以先有否首先自我批评?参7:12。

 

2 祈祷蒙应允的原因在那里?见7:7-11。

  我们祷告应有怎样的态度?

 

3 进窄门与进宽门(7:13-14)在生活方式上有何不同?

 

4 7:21-23给我们什麽警惕?

 

5 行道与不行道有什麽分别和结果(7: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