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三章

3:1-12 
施洗约翰传道

 

1 「那时」:见路3:1-2。「犹太的旷野」:位於死海的西面。

 

2 「天国」:即神的国,见太4:17注。

   这里的意思是:神最终介入历史,在地上施展 王权的时候快到了,所以百姓现在必须脱离罪恶,回头归向 。

 

3 引赛40:3。见路3:4-6注。

 

4 约翰的衣著特别,食物简单(见可1:6注)。

 


约翰洗礼的独特与意义,见可1:4注。

 

7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犹太人的两大宗教党派。见太23:2注;
路20:37注。

 

  「将来的忿怒」:指神於世界末日审判世人时,施与恶人的惩罚(见串6)。

 

8-10 能叫人逃脱神审判
(10, 12) 的,不是口头上的悔改,或是祖宗的遗荫及神选民的身分(9及串8),而是从悔改的心所产生出来的行为表现(果子)。

 

11下-12 
论及耶稣的身分与工作,见路3:15-17注。「提鞋」:也可译作「脱鞋」。

 

3:13-17 
耶稣受洗

 

14 约翰觉察到耶稣的超越身分(但他这时对耶稣的认识并不完全;参太11:2-3;
约1:31-33)自觉不配替对方施洗。

 

15 「你
...... 许我」:暗示耶稣同意约翰对 的看法。

 

   「尽诸般的义」:耶稣本身虽无罪(约8:46;
彼前2:22)无需获赦免, 但 为了与罪人认同及救赎他们 (来2:14,
17)并为了表明约翰所传信息的真实,所以顺服神对一般人的要求而受约翰的洗。

 

16 表示耶稣得著圣灵的膏抹,从此大有能力和智慧去传道、行神迹(见路4:1,
18-21)。

 

17 天上的声音,即神的话。

 

   「这是
...... 喜悦的」: 取材自诗2:7; 赛42:1,
暗示耶稣就是预言里的弥赛亚君王,以及神拣选的义仆。另外,「爱子」也可能指独生子(参创22:2; 约1:18),暗示了耶稣的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