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十四章

14:1-12 
施洗约翰之死

 

1「分封的王希律」:即希律安提帕,见太2:22注;
路3:1注。

 

3「腓力」:不是分封的王腓力。

 

4「不合理」:希律休了原配,迎聚兄弟之妻,是摩西律法所不容的事(见串6)。

 

5 希律起初之所以保存约翰的性命,固然因为「怕百姓」,也因为他相当敬佩约翰的为人(见可6:19-20)。

 

14:13-21 
耶稣给五千人吃饱

 

13 耶稣退到野地去的其他原因,见可6:30-32。根据路9:10,这野地位於伯赛大附近。

 

17 饼和鱼,是平民日常的食物。这五饼二鱼的来源,见约6:8-9。

 

19 众人的坐法,见可6:39-40。

 

20 「篮子」:是犹太人随身携带以盛载食物及杂物的器具。

 

14:22-33 
耶稣履海

 

22「催 ...... 散开」:原因记於约6:14-15。

 

25「四更天」:即凌晨三时至六时。

 

33耶稣能够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行走,显示 拥有旧约耶和华神的能力,得以掌管自然界(见可4:41注)。

 

14:34-36 
治好革尼撒勒病人

 

革尼撒勒平原,位於加利利海西岸,介乎迦百农与提比哩亚之间。当地居民相信耶稣身上流出医治的大能,而病人对耶稣的信心是他们得痊愈的根由(见太9:20-22)。

 

思想问题(第14章)

 

1 由14:1-12看来,希罗底和她的女儿是怎样的人?

  约翰死得如此羞辱、不值,但他的一生有否价值?参太11:7-11; 约5:33-36;
10:40-42。

 

2 试从本章找出耶稣怜悯人的表现,这给我们什麽榜样?

 

3 耶稣为什能够经常在一群人中工作而不感到厌烦呢?参14:13, 22-23。

 

4 耶稣在14:16的这番话有何目的?

   有否认门徒能够给五千人吃饱呢?参可6:30-44;
路9:10-17。

 

5 14:29-30记述彼得试图在水面上行走,往耶稣那里去,但半途因环境恶劣而害怕起来。

  你在现实的生活里,有否类似的经历,问题出在那里?有什麽可使你重新振作、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