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十二章

12:1-12 
凶恶园户的比喻

 

当日约但河上游流域和不少加利利高地均为外邦人所拥有,他们将田地租与佃户耕种,收定量的农产物作租金。耶稣套用犹太人所熟悉的

葡萄园比喻
(赛5:1-7),
配合当时的环境,指出以色列历来的背信和悖逆、对先知(仆人)和耶稣(爱子)的逼害,与终要遭受的审判。

 

10「匠人
...... 希奇」:引自诗118:22;
见太21:42注;
路20:17-18注。

 

12:13-17 
纳税给该撒的问题

 

13「希律党」:见可3:6注。「要就
...... 害他」:见路20:20。

 

14「纳税给该撒」:见路20:22注。

 

15「试探我」:对有强烈民族主义和优越感的犹太人而言,向罗马政府纳税是件羞辱的事;耶稣若赞成纳税,便会引起群众不

           
满;但若反对,又会被认为是反政府分子,让希律党人得著把柄,向罗马政府告发。

 

16「像
...... 号」:见路20:24注。

 

17「该撒
...... 给神」:见太22:21注。

 

12:18-27 
复活的问题

 

18「撒都该
...... 的事」:见路20:37注。

 

19「人若
...... 立後」:出自申25:5。

 

23-27  
撒都该人企图用个难题来否定复活,但耶稣指出他们的两点错
误:

 1神曾对摩西说过, 是已故列祖的神,换句话说, 与他们仍保持密切关系(27),可见肉身的死亡并无结束他们的生命(参

路16:19-31,
23:43; 腓1:23),而且在他们生前保护指引他们的神绝不会半途而废,必定会用大能使他们复活过来,得著永远的福乐(24)。

  2 人复活後的生活方式将与人间大有分别(25)。

 

12:28-34 
最大诫命的问题

 

28  犹太人心目中的诫命共有六百一十三条,难怪这位经学家发出这个问题。

 

29-30
「以色 ......
主你的神」:引自申6:4-5。

 

31「要爱人如己」:引自利19:18。

 

12:35-37 
大卫子孙的问题

 

35「基督是大卫的子孙」:见太1:1注。

 

36「主对
...... 脚凳」:引自诗110:1。「主」:指耶和华神。「我主」指神膏立的君主,另见太22:45注。

 

12:38-40 
耶稣谴责文士炫耀自我、
剥削、虚伪

 

38「长衣」:绅士阶层的标志。

 

40「侵吞
......
家产」:文士多来自贫穷家庭,而他们的工作是没有薪酬的,生活主要靠人接济。犹太人喜欢款待他们,因为这

           
是敬虔的举动。

           
耶稣在这里是指责文士滥用权利,剥削寡妇的家财。

 

12:41-44 
寡妇的奉献

 

41「银库」:圣殿妇女院的墙上设有十多个收奉献的容器。

 

42「小钱」:是当时最小的犹太铜币。「大钱」:价值最低的罗马铜币。

 

思想问题(第12章)

 

1 「葡萄园」的比喻引起祭司及文士们强烈的反应(参12),甚至要计划捉拿耶稣。

  当我们的软弱藉著神话语的光照及弟兄姊妹的提醒被揭露时,我们会作出什麽反应呢?

 

2 试从耶稣就纳税给该撒一事所说出的原则(参17),思想有关信徒对社会的责任。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你有尽公民的义务吗?

 

3 撒都该人所问有关复活的问题出了什麽错(参24)?

  我们在这信仰上所面对的困扰,会不会是因为犯了同一毛病呢?

 

4 从耶稣的答覆,思想复活的意义。参林前15:37-38。

 

5 从27节看来,信徒终要复活的确据是什麽?

  你深信「复活」的真理吗?

  这信念对你现今的生活有何意义?

 

6 一位明白两大诫命的文士为什麽只是「离神国不远」?

  怎样才能进入神的国呢?

 

7 耶稣指出文士们对「基督为大卫子孙」的意思认识得不完全。

  祂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教会应如何帮助信徒对真理有全面的认识呢?

 

8 根据耶稣的分析,文士和那穷寡妇的行为有何不同?

  何为真正的敬虔呢?

 

9 你怎样做一个「把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的基督徒呢?(参罗12章)试列举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