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一百篇

本诗篇自从在日内瓦诗篇歌集(主後1551年)中出现,便开始亲切地被称为“古老的诗篇一百篇”;本诗篇呼吁全地的人来敬拜耶和华。这样的召集超越狭窄的以色列疆界,达到外邦全地,普天之下。伯恩斯写道:这里的概念是:赞美不单只属於一个民族;赞美不单只适宜於一群百姓;它不应囿於希伯来民;我们有理由相信赞美是天下万民的,在这赞美中,所有的国家,所有的语言,和各种身分的人,都能够联合在一起。根据是他们都有同一位创造主(3节)。

   
我们从这五节短短的经文学到,敬拜是简单的。经文的用词很清晰:称谢、永远和万代。语言并不深奥,也不很华丽。我们也晓得,单是详述有关神的事,就是敬拜。用词本身已经充满神的奇妙。简单的事实比编造的故事更奇妙。

本诗篇的明确模式如下:

    
呼召人来敬拜(1,2节)。

   
人为何要敬拜神(3节)。

   
呼召人来敬拜(4节)。

   
人为何要敬拜神(5节)。

文中说出敬拜的七种成分:

   
欢呼(1节)。

   
乐意事奉耶和华(2节上)。

   
来向祂歌唱(2节下)。

   
称谢进入他的门(4节上)。

   
赞美进入他的院(4节上)。

   
感谢他(4节下)。

   
称颂他的名(4节下)。

我们因祂的身分赞美祂。祂是我们的:

   
耶和华(主,1节)。

   
神(3节上)。

   
创造主(3节上)。

   
拥有者(3节下)。

   
牧人(3节下)。

我们因祂的属性赞美祂:

   
祂本为善(5节上)。

   
他的慈爱存到永远(5节上)。

   
他的信实直到万代(5节下)。

   
在首三节里,神被尊崇为创造主。但在最後两节,我们不难把各各他山的事蹟套入经文里,因为我们在别的经文没有那麽清楚看见祂的美善、祂的慈爱和祂的信实。

   
普天下万民承认祂荣耀的能力,

   
祂一切作为所表达的智慧;

   
噢,祂的爱!——谁能述说呢?

   
我们的耶稣把一切做得美好!
~麦达理

   
第3节有一个思想上的连接是奇妙的,我们不应错失。我们在那里学到耶和华是神;那是说,祂高高在上,不可亲近。但当中也指出我们是属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祂跟我们亲近。由於祂跟我们亲近,所以本诗篇流露出快乐和歌唱,而不是害怕和恐惧。

   
本诗篇是快乐之神的一首喜乐之歌,信息已经透过人所通晓的改写版本,保存在我们的圣诗里:

   
普天之下万族万民,
俱当向主欢呼颂扬,

   
乐意事奉,虔诚称颂,
来到主前,高声歌唱。

   
当知主是独一真神,
不借人力创造万人,

   
赐人身心,赐人粮食,
招聚万民进祂羊群。

   
大家踊跃来到主门,
欢欣快乐进主院庭,

   
同心同意感谢真神,
高歌颂扬,赞美主名。

   
我主我神,本是善良,
我主慈爱,永远长存,

   
我主信实,亘古不变,
我主恩德,万世永恒。~苏格兰诗篇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