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三章

3:1-3  约兰作以色列王

 

以色列王约兰登基於主前八五二年。当时犹大王约沙法已作王十八年

(1) , 
但根据王下1:17之记载,此时已是约沙法的儿子约兰作犹大

王之第二年。在列王纪的记载中,此类时间上的冲突有不少例子。原

因是犹大王经常与继位的儿子一同作王。主前八五三年犹大王约沙法

还未去世,他儿子约兰已登位,因此约沙法第十八年相等於约兰第二

年(参王下8:16)。

 

2         
「父母」:即亚哈和耶洗别。後者在约兰作王期间仍未去世。

 

 

3:4-27  摩押王背叛,三王联军进攻

 

摩押王臣服以色列(4),是以色列王暗利的功劳(参王上16:23注)

。但亚哈死後摩押便停止进贡(5),於是约兰联同犹大及以东合攻

摩押(6-8)。以色列与犹大的联盟,始自暗利作王的时候。

(参王上16:29-34注)

 

8         
「以东旷野的路」:位於犹大死海南部。

           
以色列和犹大的联军当时绕道从摩押南部进攻。

 

9-20

 

联军所行的路程艰苦,缺乏水源,他们求问以利沙,以利沙教他们挖

沟贮水,并预言神会赐水及使他们得胜。

 

9         
「以东王」:大概是指以东人的领袖,因当时以东臣服犹大,

           
并没有独立的君主(见王上22:47), 直至约沙法的儿子约兰

           
作犹大王後,以东才背叛犹大(见王下8:20)。

 

11       
「服事」:原作「倒水在手上」,代表仆人对主人的服事。

 

13       
这里所提到的先知是敬奉巴力和亚舍拉的假先知。

            (见王上18:19)

 

15       
「弹琴」:古时先知若要被神的灵感动,可借助於音乐。

            (参串15)

 

17       
「风」:来自西面地中海,吹入内陆时会带来雨水。

           
但三王联军当时驻营於山地的东面斜坡,那地通常不会有雨水。

 

19       
「美邑」:原指最佳或最主要的城邑。

 

 

21-27  摩押人大败

 

日出时积在壕沟中的水在日光的反映下呈现一片红色,摩押人以为敌

军自相残杀,於是乘势进攻,在没有防备之下结果大败。

 

 

25        「吉珥哈列设」:是摩押的京城。

 

            「只剩下 ......
石墙」:意即只有京城没有被攻陷,那里的石头

            依然原封不动。

 

26       
摩押王带兵直往以东王那里,可能是企图从这个较弱的阵地冲

           
出重围,也可能是因摩押与以东之间一向怨仇很深(参摩2:1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以东」应作「亚兰」(此二字於原文

           
非常相似),当时摩押王正欲逃往亚兰王那里去求救。

 

27       
摩押王按当时敬拜的习俗(参申12:31),把长子献给他们的神

           
基抹(见王上11:7)为祭。

 

           
摩押王以为是次失败是基抹的忿怒所致,所以要讨好他,希望

           
藉此使基抹的怒气转移到敌人身上。

 

            「以色列人 ......
大怒」:原文并无「耶和华的」。

           
意思大概是:此事激发起摩押人的公愤,三王怕他们士气高昂

            ,来势凶猛,所以决定退兵。

 

 

 

思想问题(第三章)

 

1 试比较约沙法和亚哈谢(参1)对耶和华和先知的态度。

  试将你对神的态度和这两位君王作一比较。

 

2 耶和华施行神迹,供应水源给以色列人时,为什麽他们仍「不见

  风、不见雨」(见17)?

  这现象对神的应许和工作有何提示?

 

3 以色列王认为摩押难以制服,故邀犹大王与以东王同往参战,结

  果神以自然现象使摩押人轻敌、大败。

  在你以往日子中,有否经历神出乎意料的帮助,使你的难题迎刃

  而解?

  你有否为此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