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简介

历代志上导论 

作者:以斯拉   日期:主前450~425年

书名 与历代志下原是同一卷书(直到主前180年),其希伯来文书名的意思是"那些日子的话语(大事)",即从亚当至被掳到巴比伦,并其后古列下令容许被掳之犹太人返回故乡的以色列历史。本书可以说是"旧约的袖珍本",当中摘要地描述旧约历史的流程。

作者 虽然书中没有注明作者是谁,但传统上一直认为以斯拉就是本书作者。毫无疑问,无论作者是谁,本书都是采用原始资料来编成,这些资料包括撒母耳(代上二九29)、以赛亚(代下三二32)和其它人(代下九29;一二15;二○34;三三19)的先知记录;而尤其有一分资料称为"犹大和以色列诸王记"(代下一六11;二五26)。不过,那并不是正典中的列王纪上下,却似乎是一些较早期的朝廷纪录。

写作目的 我们知道以斯拉在主前458年带领一群被掳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并且希望为百姓建立真正属灵的根基。为了达到目的,作者编写历代志,就是要强调种族和宗教纯净的重要性,力陈律法、圣殿和祭司制度的应有地位。因此,他省略诸王和先知一些活动的详情,却重百姓丰富的遗产,以及他们与神建立何等有福之约的关系。

内容 历代志上把重点放在家谱上,并专注于大卫王的统治。重要的段落包括神与大卫立约的重要声明(一七11~14),以及大卫称颂耶和华的伟大祷告(二九10~19)。

历代志上大纲

壹.从亚当至大卫的谱系(一1~九44)

一.亚当至亚伯拉罕(一1~27)

二.亚伯拉罕至雅各(一28~54)

三.雅各至大卫(二1~55)

四.大卫至被掳(三1~24)

五.十二支派的谱系(四1~八40)

  1. 犹大(四1~23)

  2. 西缅(四24~43)

  3. 流便(五1~10)

  4. 迦得(五11~22)

  5. 玛拿西(五23~26)

  6. 利未(六1~81)

  7. 以萨迦(七1~5)

  8. 便雅悯(七6~12)

  9. 拿弗他利(七13)

  10. 玛拿西(七14~19)

  11. 以法莲(七20~29)

  12. 亚设(七30~40)

  13. 便雅悯(八1~40)

六.耶路撒冷的居民(九1~34)

七.扫罗的家族(九35~44)

贰.大卫的膏立(一○1~一二40)

一.扫罗逝世(一○1~14)

二.大卫登基(一一1~3)

三.攻取耶路撒冷(一一4~9)

四.大卫的勇士(一一10~一二40)

叁.大卫执政(一三1~二九21)

一.大卫与约柜(一三1~一七27)

1.
大卫把约柜送往基顿:乌撒之死(一三1~14)

2.
大卫的名声和大卫得胜非利士人(一四1~17)

3.
大卫把约柜送往耶路撒冷(一五1~29)

4.
大卫为约柜举行庆祝并作出各种安排(一六1~43)

5.
大卫建圣殿的意愿:大卫之约(一七1~27)

二.大卫的征战(一八1~二○8)

三.大卫数点百姓的罪行(二一1~31)

四.大卫为建殿做准备(二二1~二三1)

五.大卫给利未人的编制(二三2~二六32)

1.
利未人的人数与职务(二三2~32)

2.
利未人分成二十四班(二四1~31)

3.
委任声乐人员(二五1~31)

  1. 任命卫队(二六1~19)

  2. 委任司库(二六20~28)

  3. 委派官长与士师(二六29~32)

六.大卫的民事领袖(二七1~34)

七.大卫给百姓和所罗门的最后指示(二八1~21)

八.大卫的献祭与敬拜(二九1~21)

肆.所罗门登基与大卫逝世(二九22~30)

──《雷历研读本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