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一章

1:1上  
学者对这半节(「约书亚死後」)与下文的关系有不同见解:

   1 与下文(1:1下-2:5)衔接,表明各支派在约书亚死後攻取

     自己先前抽签所得的地业。

   2 与下文不衔接,只是整本书的导言,指出本书记载约书亚

     死後以民在迦南的情况。

 

 

1:1下-2:5 
攻取迦南地

 

约书亚生前带领以民攻打迦南,只是攻打顽强的迦南人,各支派抽签

而得之地,仍须各自去占领。

 

 

1-8 
犹大与西缅二支派合力在比色赢得第一仗

 

前者跟著夺得耶路撒冷,可能他们没有移居那里,於是稍後耶布斯人

迁入居住(参21)。

 

 

3         
犹大与西缅均为利亚所出(参创29:33-35),关系密切;而且

           
西缅支派分配得的地是在犹大支派境内(参串四),因此,两

           
支派合作不无理由。

 

4         
「比色」:可能在基色附近,是耶路撒冷西北偏西的地方。

 

7         
「七十」:很可能不是实数,只是比喻众多之意。

           
亚多尼比色对待敌人异常残酷(这本是古代近东的习俗),最

           
後也受到同样报应。

 

           
犹大人将他带返耶路撒冷处决,以杀一警百之效。

 

 

9-21 
犹大支派跟著攻打耶路撒冷以南和以西的地

         方

 

9         
「山地」:在耶路撒冷和希伯仑之间。

 

           
「南地」:为半乾旱地带,在希伯仑与加低斯中间。

 

           
「高原」:应作丘陵(示非拉),巴勒斯坦中央山脉与沿海平

           
原之间较低之山麓地带。

 

15       
押撒要求父亲给她水泉作为嫁妆,因为南地气候乾旱。

 

16       
「亚拉得」:位於希伯仑以南廿四公里(十五英里)。

 

17       
「洗法」:位於希伯仑之西南卅二公里(二十英里)。

 

18       
「迦萨」、「亚实基伦」和「以革伦」:在沿海平原,属非利

           
士人所有(见2:3注)。

 

19       
以色列人在山地的战役是成功的;但在平原上却遇上不少困难

           
,因为迦南人已踏入铁器时期,拥有铸铁的技术,能制成坚硬

       
    的铁车,而以色列人仍活在铜器时期。铁车的架构用铁装配,

           
车身则用木和皮革制成。不过,以色列人不能战胜的原因主要

           
不是武器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参串14)。

 

21       
耶路撒冷城属於便雅悯支派(参书18:16),与犹大支派领土仅

           
一谷之隔,故此与犹大支派占地的战争并提。

 

 

27-36 
以民并没有将迦南人完全赶出

 

从民34:3-5看来,
神为其选民所定迦南地之边界,这时除了南部稳握

在手外,其余东、西部和北部之地以民仍未夺得。不过,後来到以民

巩固了自己的领土後,就控制了先前未能占领的外族城邑,又强迫居

民进贡,甚至要他们服徭役。

 

 

34       
但支派因不能将亚摩利人从他们分得之地驱逐出去,结果要另

           
觅居所(参18)。

  

思想问题(第1章)

 

1 以色列人向神求问什麽?这表明当时以色列人对神仍存什麽态度?

  当你求问神时你是抱什麽态度呢?

 

2 旧约甚至新约(徒1:26)都记载以抽签寻求神旨意的方法,今天我

  们应否用类似的形式寻求神旨意呢?

  在你一生各事上你如何知道神的心意呢?

 

3 犹大与西缅支派合力杀灭迦南人并夺取各城。

  为何他们不采取和平解决之法?参申20:1-18。

 

4 亚多尼比色因过去对人残酷以致自己也受到同样的遭遇,最终明

  白「神按著人所行的报应人」。

  你以为这句话与事实相符吗?

  这对你有什麽影响?

 

5 以色列人有否完全依照神的吩咐对付敌人?

  为什麽?

  他们这样行招致什麽後果?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否遵神的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