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义总论
下一篇
要 义 总 论
第一章 概 要
新旧约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完全的救法,真理的府库,生命的写真,晋见神的道路;是神将他自己,并他的无量丰富德能与救恩,向着全世界人类的一种天启圣示;使一般坠落的亚当子孙,可以借此恢复人的本真,提高人在神前的地位;得与神交通亲爱,有份于神的丰富、德能与福乐。神借大自然显示他自己,未能显得完全;借着人的良心,显示他自己亦未能显得清楚;故特借圣经并圣经中所记述的神子耶稣,始能表显出神的真相、心性、恩典与真理。“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来1:3)。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2:9),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已和好了。”(西1:20)哦!这是何等奇妙、宝贝、完美的一部圣经啊!著者曾记得于十八岁,第一次把新旧约圣经读过一遍时,即在书尾签字说:“感谢神!把这部宝贝的圣经赏赐给我,比他把全世界赏赐给我,更满足我心。自此以后,我愿定志,无论贫富、安危、穷通、顺逆,愿以传扬这部圣经,并圣经中的基督与救恩,为唯一的事工。”此后,终身未离开圣工的岗位,正是由于读过第一遍圣经的效感。赞美主!赐给我们这部宝贝的圣经。
一、圣经的由来
圣经明言:“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彼后l:20-21)教中人士对于圣经由灵感圣示而来之观念不同,约言之,可分三派:
(一)基要派——或称正派
“按着正意分解真理”(提后2:15),信全部圣经皆由灵的启示而来,原本无误,为吾人信行完全无上的准则。
(二)近代派——或称新派
解释圣经偏重理智,多用科学解经法,凡关于圣经中超乎自然的问题,用科学方法不易证明者,则别具解释。对于基督教的超乎自然主义,多表怀疑。
(三)调和派——骑墙派
以圣经中有启示,但不信保罗所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
二、圣经的出版
或言圣经有七次出版:
(一)造化万有
即借大自然——天然物——表现神,如经言:“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l:20),不过大自然——究非自然——所表现之神道未全,且以罪入世界,天然物皆受了罪孽的摧残,人更不能藉此窥见神的真相。
(二)创造人类
神是照着自己的形象,并按着自己的样式造人,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创1:26-27)。人既肖乎神,在人的良心内,确乎印有神的肖像。无奈人陷于罪,“心地天良也都污秽了。”因而神的形象,在人心灵内亦即模糊不清了。
(三)西乃山传律法
律法不但显明神的威权、公义、尊严、圣洁,亦宣布人的责任;但不能表显救赎之道。
(四)旧约
神借摩西与众先知所写的旧约,是救恩的预备、是律法、是美事的影象,尚不能完美的供给人灵里的需要。
(五)道成肉身
道即耶稣,道成了肉身,是无影无形的真理遽然形体化(约1:l-2)。不可见的神亦竟然具体化,而成为肉身(约l:14)。
(六)新约
及至新约出现,神对于救恩的启示即完全了,全部圣经即神的完全救法。但这并非言于圣经以外无启示;乃言神对于救道的全部真理即完全了。若是有人以为他得了些启示,与圣经有同等价值,可增补圣经真理之不足,实是自欺欺人,切勿听信其言。
(七)道载肉版
即信徒身被道化。保罗说:“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藉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心版原文是心的肉版)(林后3:3)。信徒道集厥躬,而以肉身成道,或说身被道化,即是全部圣经生命之道的写真。即圣经真理具体化、生命化了。
三、圣经的要旨
全部圣经的要旨即救恩,即神为人所预备的完全救法。以耶稣为中心,以十字架为主题。全部旧约莫非是以十字架为总归,全部新约莫非由十字架而发源。于全部圣经的每卷、每章、每页,莫不看见耶稣的形影。合新旧约圣经所论,莫非是论耶稣的生、死、复活、升天、再来,与其生、死、复活、升天、再来所有的成果。耶稣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对他们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44)“保罗从早到晚……证明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徒28:23)
四、圣经的一贯
圣经六十六卷,是一部书,不是一本杂志。虽然作者有四十余人,历时一千六百年,经过了“多次多方”(来1:1),作者有:先知、祭司、君王、牧人、税吏、渔夫、医生、战士、政治家、文学家,种种地位之不同。著作之地有:旷野、王宫、山林、监狱、海岛,各种环境之不同。各卷内容有:历史书、预言书、祭祀书,有神学、诗歌、格言、书信,等等意义之不同。然而圣经是一部书,是前后一贯的,是秩然有序的;自创造天地起,至新天新地结,是前后统一,是由一位著作家圣灵之启示而来的。
五、圣经的进步
创世记是起源,是圣经种子地,是整个真理启示的开始,是生命河之源,是生命树之根。五经是救道的基础;历史是天国的预备,基督日后要坐在大卫的位上;先知书是基督首次与二次降临预先的说明。及至基督首次降临,照福音所载救恩即完成;照书信所载,无形天国或奥秘天国——教会——即出现;迨二次降临,如启示录所言,基督之国即实现了。统观全部圣经所论神启示之道,起始不过如夜晚之一颗小星,继而一颗一颗、再一颗,而大星,而月亮,而星月满天,终则太阳东升,启示之道即灿然大备了。
六、圣经的价值
圣经是既美且备的完全救法,是灵生命的写真(约6:63);是基督活现的见证;是活水真理的源流(诗1:2-3);是人心像的照面镜(林后3:18);是圣灵的宝剑(弗6:17);是灵命的粮食(耶15:16);是信仰的标准;是天国的大宪法(诗ll9);虽非科学课本,却包含科学原理。英国有大诗家某于临终时,请其朋友拿书来,其书架上,有二万卷书,其友问拿什么书?某言:“你还不知世界只有一部书,是人临终的慰心剂吗?”圣经会某,一日论圣经价值说:“圣经是世上重量最大之书,如将圣经置天平一端,将世界群书再置天平另一端,亦决不能与圣经等量而齐观!”
七、圣经的特色
圣经是世上最完美之书!书内所用“七”数最多,七为完全数,声有七音,光有七色,小鸡孵卵三个七日生,小鸭孵卵四个七日生,人有七情七窍,人之全部体质七年一改变。圣经是世上最兴旺之书,已译成千余种方言;是久历年代而不老之书,且越久越新,不同世上科学等书,出版未久即成陈物;圣经是滋味无穷之书,令人百读不厌,某教士夫妇年读新旧约七遍,后则彼此相语曰:“圣经意味真是无穷,读一遍有一遍的甘美,再读一遍又有一遍的快乐。”
八、圣经的章节
圣经各卷原不分章节,后有人为求检查便利,即分章分节。或谓于主后l236年,有天主教之主教某将圣经分章。l661年,有犹太教之拉比将旧约分节。又后有一法国人将新约分节。(传言是骑在骆驼上分的,骆驼首一颠即分一节,故所分多无意义。)新旧约共有三万一千一百七十三节,按官话和合本,旧约共七十三万四千二百字,新约二十三万五千字,共九十六万九千二百字。
奇妙的圣经,无非是神的救法,全部旧约好像是论及一个民族;全部新约好像是论及一个人。神预备训教这一个民族,为的是借着这个民族,产生一个人来到世界;这一个人,就是神自己,即神在人里头,作成救人的工夫。奇妙啊!
第二章
秘
钥
合圣经六十六卷,其意义虽是整个的、一贯的,却各卷亦各有其特色与要旨。读经时,贵能先明白各卷的要旨特点,如同一把钥匙,可以将各卷开启,窥见其中的秘藏,使其要义显谿呈露。
(一)旧约 | 一、钥字 | 二、钥节 | 三、各卷中之耶稣 |
---|---|---|---|
创世纪 | 起始或败坏 | 1:1 | 女人的后裔 3:l5 |
出埃及记 | 救赎或释放 | 12:41 | 被杀之羔羊12:6-7 |
利未记 | 事奉或圣洁 | ll:45 | 大祭司 |
民数记 | 训教或灵程 | 33:l | 雅各之星 24:17 |
申命记 | 遵命与希望 | l0:l2 | 先知像摩西l8;15 |
约书亚记 | 产业或承受 | l:3 | 主军之大帅5:13 -15 |
士师记 | 扰乱 | 2l:25 | 主的使者(用l6次)2:l-5 |
路得记 | 亲属 | 4:l4 | 亲属2:20 |
撒母耳记上 | 仿效列国 | l0:25 | 罪人之友撒上22:l-4 |
撒母耳记下 | 3:1 | ||
列王记上 | 分国 | 12:24 | 万王之王 |
历代志上 | 圣殿原委 | l5:2 | 合神心意之王 |
以斯拉记 | 重建圣殿 | 1:5 | 天地之主 |
尼希米记 | 重建圣城 | 2:5 | 天地之主 |
以斯帖记 | 保全种族 | 4:14 | 我们的末底改 |
约伯记 | 试炼 | 42:5,1:9 | 复活的救主l9:25-26 |
诗篇 | 祷告赞美 | 29:2 | 我的牧者23篇 |
箴言 | 智慧 | 9:10 | 智慧 |
传道书 | 虚空 | 2:11 | 日光之上 |
雅歌 | 交秘爱情 | 6:3 | 良人 |
以赛亚书 | 救恩 | 53:5 | 全能的神永在的父9:6 童女生之子7:14 |
耶利米书 | 警告 | 4:3 | 耶和华我们的义23:6 |
耶利米哀歌 | 责罚 | 2:11 | 忧伤的人 |
以西结书 | 异象 | l:1 | 人子 |
但以理书 | 万王之王 | 2:22 | 得国的人子7:12-14 |
何西阿书 | 转回 | l4:9 | 收回淫妇之夫2: 10 |
约珥书 | 复兴 | 2:l2-13 | 赐浇灌之灵2;28 |
阿摩司书 | 刑罚 | 9:12 | 立大卫家室之主9:11 |
俄巴底亚书 | 以东 | 1:21 | 拯救者21节 |
约拿书 | 悔改 | 3:8-9 | 三日夜复活之主 |
弥迦书 | 主的权衡 | 7:7 | 由伯利恒出之掌权者5:2 |
那鸿书 | 尼尼微受罚 | l:8-9 | 报喜信者l:15 |
哈巴谷书 | 信心 | 2:4 | 圣殿之主2:20 |
西番雅书 | 余数,隐藏 | l:7,3:l | 将客分别为圣者1:7 |
哈该书 | 圣殿总归 | 1:8 | 荣耀降临2:21-22 |
撒迦利亚书 | 预言总归 | 14:16 | 为王为祭司6:12-13 |
玛拉基书 | 律法总归 | 3:8 | 公义之太阳4:2 |
(二)新约 | 一、钥字 | 二、钥节 | 三、各卷中之耶稣 |
马太福音 | 耶稣为王 | 27:37 | 为王——天国之王 |
马可福音 | 耶稣为仆 | l0:45 | 为仆——罪人之友 |
路加福音 | 耶稣为人子 | l9:10 | 为人——第二个人 |
约翰福音 | 耶稣为神子 | 20:31 | 为神——永生之道 |
使徒行传 | 见证 | l:8 | 升天之主 |
罗马书 | 救恩 | 1:17 | 后亚当 |
哥林多前书 | 教牧之工 | 1:2 | 死人中初熟之果 |
哥林多后书 | 教牧之行 | 12:9 | 在基督里5:17 |
加拉太书 | 自由福音 | 3:21 | 主是我们的自由 |
以弗所书 | 在基督里 | 3:3 | 教会的元首 |
腓立比书 | 喜乐 | 4:4 | 升为至高之主我的至宝能力 |
歌罗西书 | 丰富 | 2:10 | 神的充满凡事居首位 |
帖撒罗尼迦前书 | 安慰 | 1:3,10 | 再来之王 |
帖撒罗尼迦后书 | 3:5 | ||
提摩太前书 | 治会规章 | 3:l5 | 敬虔的奥秘 |
提摩太后书 | 正道 | 2:15 | 耶稣是我们的生命公义审判之主 |
提多书 | 牧人 | 3:8-9 | 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 |
腓利门书 | 弟兄之爱 | l:17 | 为负债者代求 |
希伯来书 | 更美 | ll:40 | 大祭司 |
雅各书 | 善行 | 2:20 | 已在门前之主 |
彼得前书 | 盼望 | 2:7 | 悬于木之羔 |
彼得后书 | 末后的日子 | l: 4 | 快要出现的晨星 |
约翰一书 | 知道 | 5:13 | 父那里的中保快要显现的人子 |
约翰二书 | 真理 | 2节 | 成了肉身来的 |
约翰三书 | 帮助 | 4 节 | 为其名奔跑 |
犹大书 | 保守 | 3节 | 保守信徒不失脚之救主独一神 |
启示录 | 得胜 | 1:19 | 坐宝座上之基督千禧年中之王 |
第三章
圣经分段——按两段分
全部圣经的意义是一贯的,也是秩然有序的。其次序,或说其段落,是极显然,也是极自然的;因为是神“多次多方的”——或译“多时代、多方式的"——宣示,其关系既有各时代的不同,亦有各方面的不同,即有种种分段之不同:
一、以耶稣为新旧约的关钥而分
旧约为根基,新约为建筑;新约在旧约藏,旧约在新约彰;旧约预备救恩,新约成全救恩。
试以下图表明
耶稣为新旧约的中心
旧约 新约
二、以耶稣为新旧约的中心而分
耶稣是宇宙的中心;历史的中心;教会的中心;信徒的中心;更是圣经的中心。全部圣经以耶稣为中心,每卷每章亦莫不以耶稣为中心;在每卷每章里,若未看见耶稣,即无所见。
以图表明
耶稣为新旧约的中心
三、以十字架为人最大的需要而分
(一)旧约说明人最大的需要即十字架——旧约以十字架为总归。
l、需要十字架的拯救——祭司祭礼——五经。
2、需要十字架的得胜——保卫统治,君王——历史。
3、需要十字架的真理启示——智慧书与先知书。
(二)新约供给人唯一的需要即十字架——新约由十字架而发源。
1、十字架是我们惟一的救赎--福音书。
2、十字架是我们的教会真理——书信。
3、十字架是我们完全的得胜——启示录。
四、按律法与恩典而分
(一)新旧二约的精义即律法与恩典——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是由耶稣来的。(约1
: l7)
1、旧约——律法——凭行为得救。
2、新约——恩典——赖恩典得救。
(二)律法与恩典之不同
1、律法是神给人的禁令
恩典是神对人的请求
2、律法定人的罪
恩典赦人的罪
3、律法是咒诅罪人
恩典是赎罪人脱离咒诅
4、律法是令人致死
恩典是使人得生
5、律法令人畏惧神
恩典使人亲近神
6、律法言恨你的仇敌
恩典言以爱胜你的仇敌
7、律法恃行得生
恩典赖信得生
8、律法定义人的罪
恩典能令恶人称义
9、律法人须自成为义
恩典乃耶稣成为人的义
10、律法靠功得福
恩典白受神赏
(三)律法与恩典之实际
1.律法
(1)律法使人知罪(罗7:7,3:20)
(2)律法为训蒙之师(加3:22-25)
(3)律法介绍人归基督(加3:24)
2.恩典
(1)恩典的意义(多3:4-5;弗2:7;提前1:15;约3:16;罗4:5;5:8)
(2)神对恩典的目的(弗2:8-9;多2:ll-l3,3:7;罗3:24,5:2;徒20:32;弗l:6-7;来4:16)
(3)信徒不在律法下(罗7:2-6,8:2;加2:19)
(4)乃活在恩典的法律下,恩典即信心的法律(罗3:27),属灵的法律(罗8:2),在基督里自由的法律(雅l:25),爱的新法律(约l3:34)。
五、以信徒之两种性情而分
圣经显明历代信徒两种性情:一乃人类之本性——不良不善,世代相传;一乃由重生而来之新性——肖乎神之灵性,“仁义、圣洁、真实”俱备。
(一)旧约——律法下属本性之人
依律法而行之教徒,不问其品性怎样好,道德如何高,终为本性之人,可以旧保罗为代表。
l、原造之本性与败坏(创1:26-27,2:l6-17,3:l2,13,17,19,22-24;罗
5:12)
2.其弱点与缺点(伯19:l;诗90:7-10;赛40:6-8;耶13:23)
3.其性情之不善(诗51:5;耶17:9;可7:21-23;林前2:14;罗8:7-8;弗2:3)
(二)新约——恩典中有新性之人
1.此新性之由来
新性由新生,新生由于新造,非由变化或改良而成,乃照神像而造(约3:3,l2-13;弗4:24)。
2.新生之要义生命即耶稣基督,“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生命在道中”(加2:20;林后
5:17,西l:27;3:3-4;彼前1:4;约壹5:11)
。
六、以耶稣二次降临而分
(一)旧约以预备耶稣首次降临为宗旨
其首次降临是极卑弱的(赛53;诗22:1-18;但9:26,亚13:6-7;可l4:27)
(二)新约以预备耶稣二次再临为宗旨
其二次再来时是极荣显的(赛11:1-l2;申3:1-7;赛9:6-7,24,21-23,40:9-11;耶23:5-8;但7:l3
-l4;弥5:2;太l:l,
2:2;路l:31-33;徒l:9-11)
第四章
续圣经分段----按三段分
一、按三一神而分
创造原是三一神合作之工,如“起初神创造”(创l:1),“神”是用多位名称;“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造人,(创1:26)“我们”是多位代名词,此救赎之工,亦由三一神合作而成:
(一)圣父预备救法——旧约
这救法的原旨,是神于创立世界以前定规的(弗l:4,5,11)。全部旧约,皆是预备救法之经过,借着盟约、应许、律法、礼仪、预言、预表“屡次多方的教训列祖。”圣经论神造化之工,只用两章书记载,(创一至二章)论预备救恩之工,却是用了全部旧约。
(二)圣子作成救法——福音书
耶稣到世上来的时候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7)“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4)“父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耶稣始终是按照神的旨意,作成神的工;其生在律法下,为我们成全了律法,钉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担当了罪刑;被葬墓中,将我们的旧人罪身,与他同埋;死而复活,胜过死亡与阴间,我们才有复活得胜的生命;升天去,作我们的中保;还要二次再来,迎接信徒;救恩即完成了。
(三)圣灵施行救法——使徒行传与书信
耶稣既已成功救法;保惠师即来以教会为家,以圣徒之心为居所,以施展其灵工。大凡信徒之悔改、重生、称义、成圣,莫非由于圣灵之工。信徒于实验救法以后,亦即见证救法,并推行救法,而与圣灵同工。
二、按耶稣的名称而分
在新约书信中,不论是保罗、是约翰,皆常称耶稣为“主耶稣基督”,如哥林多前书一章二至十节,数节圣经内,即用“主耶稣基督”六次之多。此乃耶稣的完全名称,且是表显了完全救法:按信徒的经验说,是“耶稣主基督”;即先经验他为耶稣——得救;继续经验他为主——奉献作主的人;再经验他为基督——受膏得胜。对耶稣自身说,就是“主耶稣基督”,这是表显他自身的永远生命与工作之过程,即主——耶稣——基督;对一个传道人说:是“主基督耶稣”,即先奉献作“主”的人;继经验他为“基督”,受恩膏被圣灵充满;以后才能传“耶稣”救恩。
(一)主——旧约
从无穷之以往,直至降生时,此时间他即是主。在未有世界以前,他是永生之主;于创造时期,他是造化之主;于旧约时代,他是万有之主,天地之主,生命之主,他是我们的耶和华。
(二)耶稣——自马太福音至犹大书
自第一次来至第二次来,即新约时代;自耶稣降生,至其再来,他是我们的耶稣——救世主。这是他未降生之前,神所起的名字(太1:21),表明他于新约时代所作救世之功。此名称,亦是神而人,或神性人的名称,即神生命在人生命中,使人生命化为神生命。
(三)基督——启示录
基督是表明耶稣再来,受膏为王的名称。“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路19:12)有一天我们要看见“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亦即实验耶稣教导门徒的祷告文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时候。此即主耶稣基督的国,即实现的天国,或称禧年国度。此国度时代过去,还有完全国度,即新天新地之实现!
三、按族类而分
(一)圣经所括人类有三种区别
1、犹太人
凡读圣经者,莫不注意到圣经之强半专论犹太民族,自世界人群中分别出来。神对犹太人有特别的待遇,及诸多之应许。旧约全部几乎全为犹太史,其所以时而言及异邦,乃因与犹太有关。
2.教会
于犹太民族以外,读圣经者最注意的,有一特别团体即“教会”。按教会更是为神关心又关心,注意又注意,蒙神特别之拯救、眷爱与殊恩。
3.外邦——指犹太以外之未信主者
于犹太与教会以外,犹有一种族,既非犹太,亦非教会,乃于犹太与教会以外的人——圣经特区别而分之,称其为外邦。
(二)三族人所占圣经之部分
按此分法,非横分乃是竖分。圣经论及此三者,按肉体论,皆出一源,莫非是元祖亚当的苗裔。(徒17:26)
1.自人祖亚当,至信心元祖亚伯拉罕,人类无显然之别,亦无种族之分。于创世记一章一节至十一章九节所载,即总括此三者之原始。
2.自创世记十一章十节,至马太四章十六节乃专论犹太一族;间或述及外邦;而教会则隐而不显,因教会是隐藏的奥秘(弗3:9-10)
3.于福音书所载,虽多论犹太族,但亦言及教会;以我主之福音,既于此时广布犹太与外邦,所言之教会,不久即显著于世了。(太16:18;28:l9-20)
4、自使徒行传一章一节,至启示录三章末节即首重教会,将犹太暂置,以此时代为建立教会之期间,故特别注意世界人类,将犹太人圈在不信之中。好像是将他们忘记,而究其实际,乃有上主特别之旨意。
5、自启示录四章一节,至十九章廿一节乃总括犹太、异邦,于信徒被提以后,所余未及准备及背道之教徒,并犹太人所有的境遇。终则于主的国度里,可见三种族之结局。
(三)
三种族之归结
1、以色列
(1)以色列人优越的地位
甲、为独一神的见证。(赛43:1O-12;申4:4,33:26-9;代上17:20)
乙、传流神的圣言。(罗3:1-2;申4:5-8)
丙、为弥赛亚预备道路,以备其诞降。(创3:15,l2:3,21:12,28:14,49:10;撒下7:16;太l:1)
(2)以色列与教会之殊别
以色列人之福气等多是属世的,教会是属灵的,可用以下章节相比较:
以色列 教会
(创12:1)
(来3:1;腓3:20)
(申7:8,8:1)
(彼前l:4)
(申28:7)
(约16:2)
(申28:13)
(太18:4)
(申7:1-2)
(太5:44;林前4:12-13)
(出21:24-25)
(太5:39)
(申21:l8-21)
(路15:20-23)
(3)以色列将来之权荣
将来教会被提以后,犹太将大大复兴。(路l: 31-33;徒l5:14-16;罗ll:l-11,24-26;赛ll:11-12,14:l;耶l6:14-15,23:5-6;番3:14-15)
2、教会
(1)教会在基督里的地位
甲、教会为基督的肢体。(弗1:20-23;林前12:12-13;弗5:30)
乙、教会为基督的新妇。(林后ll:2;弗5:31-32;启19:7-8)
丙、教会为神的殿。(彼前2:5;弗2:19-27)
丁、教会为救恩之实征。(弗2:7)
戊、教会为神国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5-6)
(2)教会将来的荣耀
教会到主二次再来时要被提;要化为荣形。(帖前4:17;腓3:21-22;约壹3:2;启l9:7-9)要与基督同为神的后裔,并同作王。(罗8:l6-17;启20:6)
3.外邦
外邦是指“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弗2:l2)更不是教会中人,于属灵方面的恩赐上亦无分。到教会被提后,大罪人与其党类,要经过相当的淘汰,“有天使出来,从义人中将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太l3:49-50)如此说来,一则此时信徒已被提;二则恶人也被分别出来,被丢在火炉里;三则其余的人,即留到千禧年中一同归主。“万口颂主,万膝拜主,”“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大地,如水充满海洋”的时候即来到了。
四、以新旧约并列而分
(一)以往深固的根基
五经与历史——福音书与使徒行传。
(二)现在属灵的建造
诗歌——书信。
(三)将来荣耀的希望
先知书——启示录。
五、以世界的过程而分
按彼得后书第三章五至九节所载,显然世界过程分为三个世代,此三个世代是世界史的三个过程,也是圣经自然的分段。
(一)已过的世代
“他们故意忘记,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彼后3:5-6)这是说,原造的世界,“起初神创造……”,圣经虽未明言,更未详言原造的世界如何;若看将来新天新地,即是恢复原初已过的世界。“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即言原造世界的败坏。可惜原造的世界——第一个新天地,竟然被恶者败坏,而成为“空虚、混沌、黑暗”的世界。
(二)现今的世代
即再造世界的过程:圣经所载,多是这再造世界的过程。按彼得后书三章八节,记使徒彼得论到主再来的事,即凯切警告信徒说:“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此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与主再来有何关系呢?为什么论及主再来,不可忘记“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呢?或以这“千年如一日”的话,是持别关系主再来,是关系世界再造以后至主再来的时日;以今日的世代,按圣经历史,像是“看千年如一日”。按圣经有七日的安息日;有七月为安息月;又有第七年为安息年;亦有七个七年为大安息年,亦即禧年;并且明言将来还有一个大禧年,即千禧年。据圣经历史,自亚当至以诺被提为一千年;再至亚拉伯罕又一千年;自亚伯拉罕至耶稣降生为两千年;其二次来以后为大安息年,亦即千禧年;这好像是告诉我们,关于主再来的时日,即以千年计算。所以彼得特别警告信徒说:“你们不可忘记……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但耶稣亦明言:“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所以人对于耶稣再来的事,决不可随意揣测而谬解经言。
(三)将来的世代——即禧年以后的时代
禧年时代以后,即将来的世代。将来世代有两个过程:一即经火洗的世界;二即新天新地的世界。
第五章
二续圣经分段——按四段分
一、按救法的原委而分
全部圣经要义即“救法”,自始至终即论救法的原委。
(一)救法之起源——自创世记一章至十一章
本段所括年代,按圣经年录所载,约包括人类历史两千年。自创造万物始,至人类驱散天下止,所记人事最要者有二:一即败坏;一即远离;此二者亦即救法之起源。
1、败坏
如第一章第一节言“起初神创造”,即言神所造之原世界;第二节即言此原世界,变为“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乐园中新造之人,未几即深溺于罪,被逐出乐园。再造之世界,不久即“天起凉风”,“遍地荆棘”。新立之家庭,竟然骨肉相残,同室操戈。至人类第十代,即败坏不堪,“世界在神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创6:11)致遭洪水之歼灭。于洪水后第三世界,即建巴别塔,敬拜偶像。
2、远离
如亚当、夏娃之远避神面,被逐出乐园;该隐之飘流;示拿地之驱散等。此败坏与远离四字,即救法之起源,神救恩之由来;以人之败坏远离,正急需此救法。
(二)救法之成功——创世记十二章至福音书
于此时代内,神即拣选犹太民族预备一个救法,其预备功夫:一则言多次——多时代;二则言多方——用多方式:即借着律法、礼仪、盟约、应许、预言、预表等;自亚拉伯罕被召至耶稣死而复活,救法就成功了。
此时代亦包括人类历史两千年。神于此时代内,特别眷顾教训犹太人,以他们为选民,并非待犹太人独厚,而轻视外邦人;乃为由选民国预备救法成功,藉此以救万国万民。
(三)救法之实施——自使徒行传至启示录第三章
本段所包括的时期,即自耶稣升天至其再来,亦即教会时代;圣经称此时代为异邦蒙救时代,亦即耶路撒冷寡居时代。于启示录书第二、三章所记的七教会,即此时代教会之历史。于马太福音十三章耶稣所讲的七个比喻,亦即此时代的经过。此时代教会可用二字包括:“奥秘”,(太13:11;弗3:3-6)“丰富”。(弗1:23,3:8)。
(四)救法之归结——启示录四章至末章
神于此时代,将犹太人圈在不信之中,为的是施恩给异邦人;但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亦必向其后裔实践;于“外邦人的数目满足时,雅各全族即都要得救。”(罗11:25-26)启示录所载,即此归结的圆满经过。此经过分为二时期:一为禧年国度;一为完全国度。在禧年国度之前,有一淘汰工夫,即大灾期;待灾期一过,禧年国度即实现。完全国度之前,亦有淘汰之经过,即世界经火洗。此后完全国度,新天新地即出现了。
二、按国度之过程而分
按圣经所论,神国与天国原是同而异,亦异而同的。或以神国即天国,天国即神国;亦或谓天国非神国,神国非天国。究其实际,天国与神国,可合而言之;亦可分而论之。因天国乃神国之一个过程;亦神国之一个部分。神国是包括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一切灵世界;而天国即基督的国,全部圣经所论,即此国度的过程。基督之国即恢复灵界的坠落,终必将国交与父神;基督的国即复合于神国。据全部圣经所论,此国度有四个过程:
(一)预备的国度——犹太国
合全部旧约所论,除创世纪头十一章外,莫非是述犹太国的事迹。神拣选以色列人,由家族而民族;由民族而国家;由民主国而王国;前后一统,为神权政治。所有犹太史皆是表明基督为王;至大卫为王即显然为基督的预表;而犹太国即为预表或预备的国度。将来基督为王,正是坐在大卫的位上,如天使报信给马利亚说:“你将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赐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他的国也没有穷尽。”(路1:31-32)
(二)奥秘的国度——教会
耶稣曾对门徒说:“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太13:11)这奥秘的国度,亦即无形的天国。据马太十三章所讲,即天国于今时代的经过,亦即奥秘国度的说明:
1、此七喻所表明是有历史性的,耶稣所说的七个比喻,即此奥秘国度的两面观:头四个比喻是从人一方面看,奥秘天国无形而有形的失败;后三个比喻是从神一方面看,奥秘天国有形而无形的胜利。按头四个比喻说,撒种之喻所撒之种有四分之三不结实;稗子之喻是说明连余留的四分之一,其中也有了稗子。芥菜之喻表明教会外表的发达,而有世界的权荣,显然是一种乖像;以圣经用大树,皆是指属于世界的权荣;(但4:l0-27;结31:1-9)芥菜本不能,亦不该成为大树,而竟然长成大树,即失去了教会的本色。面酵之喻是表明教会内容的腐败,酵指着罪恶与邪道的败坏力。从芥菜树可看见教会外表的乖像;从面皆成为酵,即看见信仰内容的腐败;这是何等惨痛的事阿!所幸者是从神一方面看,教会的实际如宝贝藏在田地里——指犹太教会;又像重价珠子,买卖人肯为他付上重价——指真教会;最后信徒与非信徒,终必判然分清——撒网之喻。
2、亦是有世界性的
按耶稣自己的解释说:“田地就是世界。”(太13:38)照此解释,“宝贝藏在田地里,”这“田地”当然也是指着世界说。或言第一个比喻即四等地的比喻,这“四等地”也是有世界性的,即主的道种,先撒于犹太;继撒于希腊、罗马;再传于欧美;终则传于亚东大陆中华民族。考当日耶稣传道时,犹太民族确如道旁之地,几乎完全不接受;希腊、罗马确如土薄石头地,发芽最快,一遇大逼迫,即枯干了;至传到欧、美,固然蓬勃长发,终以“世上思考,货财迷惑,”天国禾稼未能丰收;最后希望,即于亚东大陆中华民族了。
(三)禧年的国度——实现的天国
到教会被提时,奥秘天国即结束,禧年国度即出现。如启示录二十章所载即天国实现,万物复兴,万口颂主、万膝拜主、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大地,如水充满大海之时。此时即实验大卫国度之约,犹太人要为诸国之首。此即但以理书所载,大金像所表之金、银、铜、铁各种政权已成过去,有从天而来未经人手所凿之石,打在半铁半泥的脚上,大像即粉碎,被风吹散;打像的石头,即化成一座大山——指主的国,即充满天下。(启11:15)
(四)完全的国度——新天新地
世界经过火洗以后,即成为新天新地,此新天新地亦天国之一过程,即基督的完全国度。我主救世之功,救到新天新地,即恢复了原造世界(创l:l)。至此宇宙间由恶者败坏而来的缺憾,即完全消除;神于宇宙间永远的计划,亦圆满成功;完全国度,即实际涌现了。再后基督即“把国交与父神”,天国即合于神国;基督“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他的,叫神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林前l5:24-28)救世功从此即告一段落。哈利路亚!
第六章
三续圣经分段——按七段分
一、按生命源流而分——或七棵树而分
按照圣经,于创世以前,原已有个教会的模型。(弗1:4,3:9,11;启l3:8)于创世记开始,即言世界经过了原造、败坏与再造的三个过程。及至人类被造,人类的生命流,即在圣经真理的生命流中,一直的流涌。以圣经自始至终有一道河流贯通其中,自创世记乐园的中央涌起,直流到启示录的终了,新天新地中央的乐园里,仍看见此生命河水涌流不息。会内信徒,正像植于河边的树木,如诗篇第一篇说;“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诗1:2-3)这棵树随着河流的经过,有七度的变化,及至最后经过世界的三个过程,即成为新天、新地、新乐园中的生命树了。亦即创世前教会的模型,成为荣耀的圣城新耶路撒冷了,此即教会的归结。
在这生命流的旁边,按含意说,这棵树所经过的七度变化,或说是化成了七裸树,作为信徒个人或团体在每个过程中的象征:
(一)第一过程——生命树
按圣经所载,人类生命的第一过程,即经过生命树的生命流;此生命流是表明人原造的生命,即原人的生命。(1)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2)是按着神的样式造的;(3)是赋畀人一灵生命——神吹一口气在人鼻孔里。此生命当然是极高尚的,非由下级动物递嬗而来。
(二)第二过程——别善恶树
人类的生命经过了别善恶树,即遽然一落千丈,而有极大的改变:一则人与生命大源隔绝,“吃的日子必定死”——而死在罪中(罗5:15)。二则皆陷于罪,“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5:12)“因一人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罗5:19),“因一人犯罪就定罪”(罗5:16)。三则既已死在罪中,即失去了属灵的智慧,而心地昏暗。
(三)第三过程——无花果树
是以无花果树为象征,自创世记十二章起,神拣选亚伯拉罕,即表明人在盟约下的生命流,无花果树象征犹太人。虽已看见了真理的光,认识了独一的神,凭着礼仪律法等,遥望救恩的形影,并领受了神的圣言;以实际论,其对于真光,心灵中还是极暗淡极模糊。
(四)第四过程——葡萄树
耶稣说:我是葡萄树,或称救恩树,这棵树即主上十字架。(加3:12)表明凡到十字架下的人,经过十字架的救恩,即清楚得了生命。
(五)第五过程——橄榄树
即表明经过五旬节的信徒,其生命已成为橄榄树,有丰盛生命。但其外面的人,不免仍带灰色。
(六)第六过程——棕树
即“自我”上十字架,与主同钉的圣徒,从此即沐膏衣白作得胜的人,沐膏衣白可以棕树为象征。
(七)第七过程——生命树
灵生命流的终点,是终究流到生命树,恢复乐园中的生命,而流源等高。
二、按各卷之性质而分——即按各卷对于救恩之关系
(一)宣示——五
经 创世记至申命记
(二)预备——历
史 约书亚记至以斯帖记
(三)灵训——诗
歌 约伯记至雅歌
(四)希望——先知书
以赛亚书至玛拉基书
(五)显明——福音书
马太福音至约翰福音
(六)实验——书
信 使徒行传至犹大书
(七)圆满——启示录
三、按时代而分
自创世记至启示录,关于人类的历史计分七时代:前五时代已过去;一时代尚未来;我们适在第六时代之期间。上主在各时代,皆有特别的禁律。每时代的人类皆有显然之失败,每时代之末皆有审判随着,七时代过去,即是新天新地。
(一)无罪时代——自亚当被造至出乐园
人类在此时代所受损失异常重大。
1.人类于此时代原始之景况(创1:26-29)
2.人类应守之禁律(创2:l6-17)
3.人之罪犯与失败(创3:1-8)
4.所受之审判与结局(创3:24,14-19;罗5:12,18,19)
(二)良心时代——从亚当出乐园至洪水灭世
人类以食禁果背神命,良心即显出功用。神虽未显然颁律法的明文,而“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罗2:15)以上二时代包括人类历史1656年。
1.人类于此时代原始之景况(创3:22)
2.所有之禁律(创4:7),铭于人心。
3.罪孽与失败(创6:5,11,12)
4.所受的审判与罪刑。(创7:11,12,23)
(三)人治时代——民政时代
洪水后世界罪孽被水洗净而成一新世界。此时之始,人类仅留一家八口,上主曾授人特权,统治万有(创9:2)。讵料不久人竟庞然自大,扩张政权,而自立为王。(创10:8-10)此时代即自洪水至巴别塔,包括人类历史427年
1.人类原有的景况。(创7:l;来11:7)
2.禁律。(创9:1-6)
3.罪孽与失败。(创11:l-4)
4.所受的审判与刑罚。(创ll:5-8)
(四)应许时代——列祖时代
人类被赶散后,自亚伯拉罕至西乃山,神即特选一新支流,以备其救法成功。此时代包括人类历史430年。
1.人类原有的景况。(创12:l-3;13:14-17;15:5)
2.禁律。(创26:2-3)
3.罪孽与失败。(创49:1)
4.审判与罪刑。(出1:8-11)
(五)律法时代——自西乃山至加略山
出埃及到基督的十字架。包括人类的历史l524年。
1.人类原有的景况。(出19:3-4)
2.禁律。(出20:1-17;罗10:5)
3.罪孽与失败。(王下l7:7-17;徒2:22;23)
4.审判与罪刑。(王下l7:l-6,20,25:l-11,路21:20-24)
(六)恩典时代——耶稣基督降生,即恩典时代之伊始。
1.人类原有的景况。(太17:11;罗2:19,23)
2.法律。(约1:11-13,3:16)
3.人类所有之罪犯与失败。(路l9:12-14,18:8;太24:37-39)
4.所受之审判与罪刑。(提后
2:7-12)
于此时代之末,信徒被提,以后即有大灾期,最后基督即与众圣降临。
(七)国度时代——天国实现
1.人类景况。(徒l5:14-17;赛2:1-4,11:6-10;启l9:11-l2,20:1-6)
2.法律。(耶31:33-34;来8:10-ll)
3.人类最后失败。(启20:7-9)
4.白色座前受审判。(启20:11-14)
(八)新天新地
七时代过去以后,新天新地即实现。(启21-22章)
第七章
圣经何以称为约书
圣经所以称为新旧约,乃因神的救法,是藉着与人立约成立的。详究圣经,神与人立约共有八次。此八次计分二种:一是唯系乎神一方面的,如创世记9章11节所论盟约的条件,只言;“我与你们……我要……;”二是关于神与人两方面的,如出埃及记19章5节其条件乃言:“若你……我必……。”考全部圣经要义,无非此八约所成就:
一、伊甸园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创1:28,29,2:17)
(二)此约之所关
1.人类繁衍于地。
2.立人为万物之首。
3.食物较优。
4.以遵命表显爱神之心。
5.遵守诫命方有生命。
二、亚当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创3:14-19)
(二)此约之实际
1.关于蛇——比万物更受咒诅。
2.关于人——刑罚与希望。
3.关于物——皆因人犯罪,受了连带关系。
(三)此约之关于基督
耶稣为女人之裔——必打伤蛇头——将人类救赎。
三、挪亚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创8:20,19:17)
(二)此约之实际
1.天地和平
2.四时有序
3.人类主权
4.道德律法
(三)此约之关于基督
此约以虹为证据,虹即基督救恩之象征。
四、亚伯拉罕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创12:1-3;徒7:3)后亦重申此约。(创13:14-17,15:l-l8,17:1-8)
(二)此约之实际
1.使成大族——一则属血气之子孙,多如海沙(创13:16);二则属灵性之子孙,多如天星。
2.特蒙祝福——一则属世之福(创13:l4,14:19,15:8,24:34-35),二则属灵之福。(创l5:6)
3.万国蒙恩。(创12:3;约8:56-58)
(三)此约之关系基督
所言万国因其子孙得福,特指基督言。(加3:16)
五、摩西之约
(一)约之成立(出19:17-25)上主命人应守之诫命有二:
1.是非之律 如十条诫。
2.礼仪之律 如祭礼等事。(利4:23
- 3l;来9:1-7)
(二)立约之时
按圣经年录表,时在人类被造后2500年,与亚伯拉罕立约后430年。
(三)立约之人(出l9:3,申5:1-3)律法虽是授与以色列人,却亦为全世界人类。(罗2:12,3:19;提前l:9-l0)
(四)立约的意义
1.有消极意义。(罗2:l9,20;加2:16-21;来7:l8,19)
2.有积极意义。(罗3:19,7:7-13;加3:l0,23,24)
(五)基督与此约之相关
l.生在律法下。(加4:4;太3:13-15;路17:12-14)
2.完全了律法。(约8:l6,15:10)
3.受了律法的咒诅。(加3:10-13;林后5:21;加4:4,5)
4.献身为祭实验各种祭礼。(来9:1-15,10:1-12,26,27)
(六)信徒在于基督,不属旧约而属新约。(罗8:1;加3:13-17)
六、帕勒斯听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申30:l-10)
(二)此约之所关
1.以其悖逆赶散天下。(申30:1;28:63-68)
2.终必悔改。(申30:2)
3.其悔改乃在基督复临时。(申30:3;摩9:3-8;结37:21-25)
4.必返归故土。(申30:5;赛ll:l2;耶23:3-8;结37:21-23)
5.全族得救。(申30:6;罗ll:26-27;何2:14-16)
6.代其复仇。(申30:7;赛14:l-2;珥3:1-8;太25:31-46)
7.全家发达。(申30:4;摩9:ll-l4)
七、大卫之约
(一)此约之成立(王下7:5-19)
(二)此约之所关
1.为其建立家室。
2.与以王位亦与以国度。
3.其权位直至永远。
4.背命之惩罚,此约终必实验于基督。(路1:31-33)
(三)此国王之神人二性。(赛7:13,14,9:6-7)
(四)其国度之建设。(赛11:10-12;耶23:3-8,33:14
- 2l;结37:22-28;何3:4,5;弥5:2)
(五)此约关于旧约之要义
1.所论王权国位等,固关系大卫;更关系大卫之子,亦神之子,使此约更坚固。
2.所立之国,乃显然立于人间,先验于大卫之选民国,终验于基督实现之天国。
(六)此约之关于新约
1.此约曾对童女重申。(路1:26-33)
2.此国王生于伯利恒。(弥5:2;太2:1-6)
3.其国已近。(太3:1-2,4:17,10:5-7)
4.国王谦抑之态度。(亚9:9;太21:1-5)
5.国王之不受欢迎。(太11:l6-30,12:l4-21,41-44)
6.乃奥秘之国。(太13:11)
7.其奥秘国度亦即教会。(太l6:13-21)
8.王之显著。(亚9:9;太21:l-5)
9.王之被弃、被钉与复活。(约l9:14,15;徒2:29-32)
10.王将重莅荣位。(徒4:24-28;诗2:l-12;启20:1-6)
(七)此约关于国度之要义——即耶稣基督以肉身论,为大卫之子,必显然承继大卫之位,实现其千禧年国度。
八、新约
(一)此约之成立。(来8:6-13)
(二)先知对此新约之预言。(耶31:31-34)
(三)此约之根基在于耶稣牺牲。(太26:21,28;来9:ll-12,8:6-13)
(四)此约之关于犹太与异邦。(来10:16,17;弗2:11-20)
(五)以色列人终必同得新约之救恩。(结20:34-37;耶23:5,6;罗11:25-27)
以上八种盟约,皆是关于耶稣基督:
(一)耶稣是后亚当,神在于亚当所应许关于人身体的福乐,皆实验于人在基督里所关灵性的福乐。
(二)耶稣乃女人之裔,即关于亚当之约所应许打伤蛇头者。(创3:15;约壹3:8;约12:
31;启20:10)
(三)耶稣既已道成肉身而为完全的人,当然亦属挪亚之约对于人类一切关系。
(四)耶稣即亚伯拉罕的约所应许,万人靠着得福蒙恩的。(创20:18;加3:16)
(五)耶稣已替人类受了摩西律法的咒诅。(加3:ll-l3)
(六)耶稣亦适在帕勒斯听之约以下,为顺命无过的以色列人。(约8:46,19:4)
(七)耶稣亦是承继其祖大卫为王的后裔,故亦在于大卫盟约之下,为大卫家的王。(路l:31-33)
(八)耶稣流血牺牲,正是新约巩固的根基。(太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