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十章

10:1-15  不倚靠神终必自食其果

 

本段指出北国拜偶像和倚靠君王是枉然的。

 

 

2         
「必怀二意」:指百姓一面敬拜耶和华,另一面拜巴力。

 

3          「王能 ......
甚麽呢?」:可译作「但就算我们有王,他能为我

            们作甚麽呢?」。

 

4          「苦菜」:即「毒草」。

 

5          「伯亚文」:见4:15注。

           
百姓所拜的牛犊不能自保,所以当亚述攻占以色列时,百姓反

            要为它担忧(参赛46:1-2)。

 

            「荣耀」:大概是指牛犊的金和庙里的珍宝。

 

6          「耶雷布王」:见5:13注。

         
  先前人将礼物、祭品带来献与牛犊,现在牛犊却被当作礼物献

           
与亚述王,显示牛犊逊於亚述王,既不能保护以色列,且带来

            莫大的羞辱。

 

            「计谋」:原文或作「木偶」。

 

7         
「沫子」:原文作「木枝」,形容以色列无依无靠的情况。

 

8         
「伯亚文」:原文仅作「亚文」,可译作「罪恶」或「偶像」

           
。拜牛犊的祭坛被毁,地方变成废墟,长出荆棘和蒺黎。百姓

            叫山遮盖他们,是因为不敢面对神忿怒的审判。

 

9         
「基比亚」:代表以色列人纵欲行恶(见9:9注)。

 

            「你们 ......
那里」:原文可译作「他们仍旧是这样」。下半句

           
原文并无「现今」,宜译作「岂没有战争临到在基比亚作恶的

            人麽?」(参士20章)。

 

10       
「两样的罪」:可能指以色列人离弃耶和华敬拜巴力,及背弃

           
神所拣选的君王(即作南国王的大卫後裔;参3:5; 8:4)而另立

            国君的罪。

 

            「所缠」:原文或指列邦把以色列人捆绑。

 

11       
初受驯服的小母牛在谷场上践踏谷粒,使谷粒从穗中松脱,工

           
作轻省,且可自由吃谷(参申25:4),这比喻百姓从前得神眷

           
顾,不需劳苦便有丰收,但现在因犯罪离弃神,便要辛劳才可

             口。

 

            「使 ......
拉套」:指农夫赶牛耕田。

 

12        百姓必须秉公行义,这是归向耶和华的表现。

            (参2:19; 12:6;
摩5:14-15)。

 

14       
「沙勒幔」:有说为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的简称,此人曾成功

           
地攻取撒玛利亚城;有说为摩押王沙拉缦努,他曾在约但河边

            争战(参摩2:1-3)。

 

           
「伯亚比勒」:此地及发生於该处的战役均无可稽考。

 

            「将其中 ......
摔死」:描写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