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六章
下一篇
約書亚书
注释
六1至十二24
攻占应许地
以色列人用了一段长时间(十一18)和经历了许多争战(十二1-24),才攻取了应许地。在这许多的战争中,作者为历史和神学的原因,只选取了其中4次战役。以色列人开始首两次战役,那是攻取耶利哥城(六1-27)和艾城(七1至八29)的战役,而许多不同的迦南人联盟,则开始了另外两场在南方(十1-43)和北方(十一1-15)的战役。以色列人攻击两个中心城市的战役,使他们在应许地上夺得了坚固的滩头阵地,把这地一分为二。攻打耶利哥和南方联盟的两个战役有耶和华奇妙的介入。而攻打艾城和北方联盟的战役,则显出以色列人精明的战略。在这部分的中心,以色列人起誓要在应许地上遵守神的律法(八30-34)。这就是争战的重点。
参在耶利哥﹑艾城和示剑重申圣约
六1-27
耶利哥之战
六1
引言
耶利哥〔现今的苏丹废丘(Tell
es-Sultan)〕,大概是献给月神的(耶利哥的意思是『月城』);这城位于战略性的位置,在区内有一大片绿洲,那里水源十分珍贵,它控制着通往内陆的主要道路。
六2-5
耶和华的指示
耶和华给約書亚的指示显出了圣约的特性。神把迦南地恩赐给以色列人,但他们必须忠心地顺从神,使这地成为属于他们的土地(来十一30;参一2-9)。第一个指示是军队要绕着约有650码(600米)的城来走,每天一次,连续6天,叫人知道神圣的王正把这城划为祂的地界。耶利哥的王及其军队抵抗以色列人(二十四11),但他们只像撒但和他的军队在基督和祂的教会面前一样软弱无力(太十二22-29;路十18;弗六10-18)。第二个指示是7个祭司要拿7个羊角,走在约柜前,这标志着圣战的开始。约柜是神的圣宝座(参三3)。第三个指示是这7个祭司在第七日要绕城7次──7这个数目在第14节重复了3次──代表着完全。第四个指示是以色列民听见最后的角声,便发出地震般的呼喊,这为要呼喊出他们的信心。第五个指示是每个战士在城墙倒塌后,便直冲进城内,将城夺取,而最后,就是把城「献」给耶和华(17-20节)。
六6-7
約書亚的命令
約書亚复述给祭司的命令,跟着又复述给众民的命令。他先提到约柜,因为神是王(比较三2-4)。約書亚自己部署一些带兵器的人,走在吹角的祭司前面作前锋,其它的则走在约柜后面作后卫队(9节)。这样,神圣的王便位于神圣的战士中央,那是祂应处的正确位置。这列队的长度和深度并不重要。
六8-14
切实执行命令
神圣的军队在严肃的游行队伍中前进的时候,7个祭司吹着号角,而带着兵器的人,则按着約書亚的命令,如石头般一言不发。这样持续了6天。这戏剧性地拖长描述,正好与这长曳的行军相配合。
六15-21
耶利哥城陷落
传统指出第七日是安息日,但那并不可妨碍圣战的进行。約書亚命令以色列人「毁灭」耶利哥城〔希伯来文作是,在本注释会作「归予神」(devoted)或「归予神的物」〕,这包括杀死城中所有人,为免以色列人沾染属灵的腐败(申二十16-18)。有时「归予神」(hērem)还包括焚城(24节,十一13),而在别的情况下,那并不包括掠夺城之物(参八26-27,十一14)。教会则借着革除会籍来执行这原则(林前五13);而革除会籍的原则和程序今天有时也必须再次应用。
以色列神圣的军队紧紧遵从这些命令,而在他们竭力的呼喊之下,耶利哥的城墙倒塌了。约但河谷平均一个世纪之内有4次严重的地震,而在耶利哥城的发掘清楚显示那里最少有一堵砖墙倒塌了。这事实使耶利哥城的事迹显得可信,却没有减低这事叫人惊异之处──神作了预言,并在准确的时间使它发生。
六22-25
喇合得活,耶利哥灭亡
故事的结尾交替说着喇合的得救(22-23、25等节)和耶利哥城的被毁(24、26节),使两者的命运形成对比。作者借着重复谈论和扩大事情的细节来突显神的守约,即使在一个迦南妓女身上也如此(17节下、22-23、25等节)。喇合和她的家属首先被安置在营外(23节),因为在礼仪上说来,她们是不洁的(利十三46;申二十三3),但在本书写作的时候,她的后裔都已长期定居在以色列了。喇合借着她的后裔耶稣基督(太一5),继续住在新以色列里。
先知約書亚宣布说,任何人意图在这已献给耶和华的城上重建根基,就必受咒诅(比较王上十六34)。这咒诅虽是叙述而不是规定,但却很适切,因为首生的是属于耶和华的(出十三1),因此「归予神」的城也有着这地位。
六27
約書亚的名声
約書亚的名声古今都传扬遍地(27节,三7,四14)。总括来说,喇合和約書亚活着了,而耶利哥则以死亡来「归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