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注释
腓利门书全书
1:1-3 按照一般的书信格式,此书信由写信人、受信人、祝福等顺序构成了问候语。
1:1
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保罗:指保罗为基督耶稣的福音而被囚,象征着在属灵上是被基督所抓住。保罗为了帮阿尼西母请命,没有自称是使徒,但这番话仍显出他的使徒职分<提前
绪论,书信的问候语和使徒权柄的主张
。通过这些我们可知:①牧会者不能以管理者的姿态对待信徒;②在实践爱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来号召人。弟兄提摩太:在第三次传道旅行中,提摩太与保罗同在以弗所(徒19:1,22)。可能提摩太与为听保罗的教导而聚集的歌罗西信徒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弟兄:在这一称呼中,可看出保罗与提摩太之间的亲密之爱(腓2:19-23)。我们亲爱的:在以弗所腓利门听到了保罗的福音之后接受了主。随后他便成了保罗特别关爱的对象。同工:保罗如此称呼通过自己的福音传播而改变信仰的腓利门,把他放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表现出谦卑的品德。(罗6:3;腓2:25)。
1:2
亚腓亚,亚基布:可能是腓利门的妻子和儿子。同当兵的:暗示亚基布是教会的重要负责人(西4:17)。其实,从所有信徒都可以见证和守望信仰这一点来讲,可称为属灵的精兵(林后10:3-5;弗6:11,12;提后2:3,4)。在你家的教会:腓利门心甘情愿地提供自己的家作为聚会场所(徒12:12;16:15,40;林前16:19)。从中我们可领略到:①要保证信仰共同体的聚会场所;②信徒为了主的事工当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财物(林后8:3);③神比关心教会规模的大小更多关心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太18:20)<弗
绪论,教会的三大事工>。
1:4-7 保罗为了为阿尼西母请命,恳切祈求和感谢腓利门。
1:4-5
意味着保罗在祷告中记念腓利门,并向神献上感恩。感恩的题目是,对主耶稣的信心和对每个圣徒的爱(加4:4,5)。这表明:①信徒通过爱的实践表露自己的信仰(雅2:14);②信徒信仰的对象是基督耶稣,爱的对象是邻舍。
1:6
保罗的祷告内容。保罗欲让腓利门向社会证明神所赐的恩典,荣耀归于神。与人所同有的信心显出功效:是指:①圣徒之间物质上的服侍;②圣徒之间信仰的交通;③与基督的属灵上的相交(林后8:4;9:13)。
1:7 腓利门的物质奉献给众信者带来的果效。第一,使处于极贫穷的信徒得到平安。第二,保罗从以巴弗提听到这消息后得到安慰,并欢愉。圣徒:
在新约圣经中每次都以复数形式出现。从这一观点上,不仅是指信徒一人,乃是指全教会的成员。
1:8-22
保罗向腓利门表示自己的好意,并正面为阿尼西请命。首先向信心之子腓利门行郑重的礼仪,之后再三嘱咐接纳阿尼西母。同时告知阿尼西母通过悔改已有新的变化,对自己和腓利门都是有益的帮手,因着腓利门的宽容保罗也得到平安和喜乐。从这里我们可知:①即使有一时的闪失,但在主里面信徒仍然可成为优秀的人(徒13:13;提后4:11);②出色的牧会者要把信徒的困境,当作自己的困境,并知道提出解决方案<结33:6,宗教领袖的责任>。
1:8-10
保罗恳求腓利门接纳阿尼西母,而不是命令他。从这里可知:①牧会者要以谦卑的态度带领信徒;②在人格上受尊敬的牧会者才能管理好会众(提前3:1-13)。同时正因为保罗是年老的长者,是为基督耶稣被囚者,才可以恳求腓利门。
1:11-14
保罗向腓利门流露恳求之情,告诉阿尼西母的变化,从而欲消除腓利门的偏见。同时嘱咐腓利门送阿尼西母回到罗马,重新帮助自己。在11节清楚地记载保罗把阿尼西母送回给腓利门的理由。
1:11
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阿尼西母(希有益的)信主之前与他的名字相反,给主人腓利门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且卷了主人的财物潜逃(18节)。但是他接受基督之后,成为给保罗和腓利门带来有益处的人。从中我们可知:①神的子女要结出与他自己的姓名相称的果实(路13:6);②只有重生者才是有利于神国的存在,并能为之服务(罗12:2)。
1:12 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阿尼西母虽然通过悔改得到了神的宽恕,但还得得到他主人的原谅,所以由保罗帮他请命。
1:14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愿意这样行:其实,保罗可以凭着使徒的权威,把阿尼西母留在自己的身边作助手,但为了使阿尼西母得到主人的原谅,以及给腓利门自愿服侍的机会,还是打发他回到腓利门那里。
1:15-17 保罗拜托腓利门宽待阿尼西母。
1:15 他暂时离开你,或者是叫你永远得着他:是宽待阿尼西母的理由。保罗摭掩阿尼西母的过错(彼前4:8
;林13:7),并指出阿尼西母犯错是神叫腓利门更爱奴隶的旨意(罗8:28)。从这里可知:①信徒不应因眼前的困难而灰心气馁;②现今的苦难是通向美好未来的准备阶段(创45:7,8)。
1:16
是亲爱的弟兄:宽待阿尼西母的方法。保罗希望腓利门接纳他为主内的弟兄,而不是当作奴隶。从这里保罗暗示信的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并暗示人统治人,买卖人,组织性地破坏神所赐予的人权的奴隶制度的不合理性。
1:18-20
保罗不仅为阿尼西母请命,还说要替他赔偿给腓利门带来的损失。从这里可知:①基督徒为弟兄的真诚之爱;②基督为罪人赎罪的伟大之爱(可10:45)。
1:18
都归在我的账上:是商业用语,“在我的账上扣除”的意思。即因着同工关系,阿尼西母所造成的损失,由保罗出面与腓利门解决,从而不想给阿尼西母任何负担。
1:19 我必偿还:保罗通过“我保罗亲笔写的”这句话,确认了必偿还阿尼西母给腓利门造成的损失。我并不用对你说,连你自己也是亏欠于我:
腓利门因着保罗而得救,所以可以说欠保罗很多债。在这里保罗暗示,就象他不要腓利门偿还这么多的债一样,希望他也能对阿尼西母以慈悲为怀(路7:40-47)。
1:20 在基督里:这句话强调与基督的联合,以及基督优先主义,也是保罗的中心思想之一。对此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弗2:7,在基督里>。
1:21-22
到此保罗一直为阿尼西母代求,并表示确信腓利门一定听取他的拜托,使之难以拒绝他的恳求。你所要行的,必过于我所说的:保罗希望腓利门能接纳阿尼西母为主内的弟兄,而不是奴隶(16节)。因此本节暗示保罗希望阿尼西母从奴隶身份中完全解脱出来。那样,阿尼西母可自由地回到罗马,助保罗一臂之力。你还要给我预备住处:这是:①暗示保罗的释放之日濒临(腓2:24)
;②确认宽待阿尼西母的恳求是否得到允诺。为此保罗拜托腓利门教会共同祷告。这充分显示出:①把自己托付给神
;②即使在监狱中仍寻求神的旨意,并准备传福音的传道者的态度。可能保罗过了两年的监狱生活之后(徒28:30),按照原计划去过士班雅(罗15:23),并经过腓利比(腓22:24),到了初次访问过的在小亚细亚附近的歌罗西。(西2:1)
1:23-25 保罗为阿尼西母请命而倾注一切努力,并把对与自己同甘共苦的人的问候,传给受信人腓利门之后(林后13:13),结束了全文。
1:23
以巴弗提:他出生于歌罗西(西4:12),是歌罗西教会的领袖(西1:7),曾把歌罗西教会的信息传给被囚在罗马监狱里的保罗(西1:5),从而使保罗写了歌罗西书。他是亚里达古之后(西4:10),在监狱里伺候过保罗。在这一角度上,他是与保罗一同坐监的。
1:24 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这些人都是与保罗一起为传福音而辛苦的同工(西4:10,14)。
—《精读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