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绪论
下一篇
1:39
在以色列百姓中得以进入迦南的有以下几类人(民14:26-35):①出埃及的世代中只有二人,即嫩的儿子约书亚与耶孚尼的儿子迦勒;②在出埃及第二年探子作报告的事件发生时,未满20岁的人;③出生于旷野40年生活当中的人。
1:41-46
以色列鲁莽地进入迦南:神命令他们转回死亡般的旷野,胆颤心惊的以色列至此才转意,但那并非真正的悔改。因为他们不顾摩西的挽留,再次违背神的旨意,执意要进入迦南(民14:40-44)。结果,以色列百姓不仅未能征服迦南,反被其追击。他们在旷野流离的40年当中,实在应该学习听命胜于献祭(撒上15:22)。
1:43 擅自:?“无礼”或“妄自尊大”。
上山地去了:与“不肯上去”(26节)之时相对比。但其共同之处就是违背神的话语,离开约柜和摩西,按己意行(民14:44)。结果,这些举动反而召来了更大的不幸。这就明确地教训今日的圣徒,惟有遵行神话语才是得胜生活的秘诀。
1:45 在耶和华面前:指“在神的约柜所在的会幕面前”。
哭号……不向你们侧耳:神之所以对以色列百姓的悔恨之泪不予理会是因为他们亦没有侧耳听神的话语。以色列百姓按己意而生活,待到失去迦南地之后他们才转意后悔却为时已晚,恩典之门已关闭。与此相同,不论是被夺去长子之福后痛哭的以扫(创27:34-38;来12:17),还是因未曾准备灯油而哭泣的五个童女(太25:1-12),皆都演出了犯了不可挽回之错后才后悔的愚蒙人的悲惨结局。圣徒当以此为教训,努力过顺服神话语的生活。
——《精读本圣经注释》
本文大纲
本文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