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二章
下一篇
现在约拿被大鱼吞入肚子内,没死。可能在鱼的肚子内很痛苦,因此,他向上帝祈祷,而这篇诗歌就是约拿的祈祷文,也是一首祈祷的诗歌。
我们当然无法想像一个人在鱼肚内要怎样生存?也无法想像的到人在鱼肚内能活下去的镜头?我们可以理解一件事:说故事时,就不是在论细节的问题,而是着重在故事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作者不是要跟我们说约拿怎样在鱼肚内的情景,他是要描写一件事:这是神迹,当约拿被那些水手将他抛入大海中时,约拿原本是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他以死抗议上帝对他的呼召。因此,如果被抛入大海中,他可以安然死去。
另一方面,就像我在前一章已经说过的,大海是属于邪恶力量的世界,约拿也有可能想要利用这邪恶世界的力量来抵挡上帝的呼召。但他这样的计划显然是失败了,因为当他被抛入大海的同时,上帝已经差遣一条大鱼阻挡他的计谋—深入海底。大鱼听命于上帝的指挥,将约拿吞入肚子内。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既然上帝命令大鱼将约拿吞入肚子内,约拿尚且能够在鱼肚子内活着,这就是神迹。
第二节,祈祷的内容一开始,约拿就提到他正“在遭难的时候呼求”上帝,希望上帝能拯救他。原本上帝是要他去向尼尼微城的人宣布上帝即将惩罚他们,因为他们犯大罪惹怒了上帝。现在上帝让约拿“遭难”,我们就可以想像的到约拿一定是犯了罪惹起上帝的大怒。
作者并没有描述现在的约拿所说的“遭难”是什么内容,不过可以看到接下去的句子中提到,约拿是在“阴间的深处”向上帝求助。因此可以了解他所谓的“遭难”,指的就是现在已经陷入“阴间”中受苦。
依照旧约圣经的写法,“阴间”指的就是人死后,被上帝惩罚的人要去的地方。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至三十节记载财主与乞丐拉撒路的故事,其中就描写到财主死后“在阴间痛苦极了”(参考路加福音十六:),路加这位作者描述财主的痛苦是因为在阴间有“火焰”,使他口舌干渴到极为痛苦(参考路加福音十六:)。
人在痛苦中会寻求神的帮助带领,这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共同有的经验。诗篇的作者也经常用这样的背景,描写人在生命苦难中寻找上帝的帮助,向上帝祈祷,期盼上帝的救助。例如:诗篇第十八篇五至六节、第三十篇三节、第一二○篇一节等,这些诗歌都可以看到诗人在描述苦难的生命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求上帝,因为上帝才是人生命的庇护者。
第三节,很特别的地方是约拿提到上帝将他抛进大海中,却没有提到上帝差遣大鱼将他吞入肚子内,可能这首诗歌并不是原本约拿书作者的作品,而是后来添加编撰进来的。
这一节可能是引用诗篇第四十二篇七节的诗歌,诗人说上帝用忧伤的浪涛淹没他,也用如洪水般的骚乱向他怒吼。我曾提过大水、大海等,在以色列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属于危害生命的力量,是不好的、残酷的、冷漠的。
约拿现在所面临的就是生命死亡的边缘,因为他已经陷入在“海的最深处”,被“大水”、“洪涛”包围着,这些词字都表示着生命正在垂危之际。
“海的最深处”,表示着苦难的严重性,好像生命已经陷入到最谷底了一样。而“大水”、“洪涛”都是象征着约拿已经无法呼吸了,死亡已经来到身边,就快夺走他的生命。
第四节是非常有意思的一节经文,在这里约拿提到他被上帝赶走,因此他“再也看不到上帝圣殿”。“圣殿”,这是以色列人视为敬拜上帝最重要的地方,因为上帝住在圣殿里。一般来说都是指耶路撒冷圣殿说的。但在这里,应该是指上帝在天上的居所。一个人若是与上帝隔绝,就是无法再看到上帝的面。而以色列人认为圣殿就是看见上帝降临的地方。人若是与上帝隔绝,等于生命陷入在孤独无助的状态中,也是表明生命已经有了危机之意。诗人用仰望上帝的圣殿来表示渴望上帝的拯救,因为渴望上帝、见上帝的面,就等于生命有了获救的希望。
这就反应出一个基本的信息:人陷入在罪恶中的时候,生命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就是痛苦。在痛苦中的人必定是一直努力在追求、渴望获得上帝的拯救。以这样的观念来想住在尼尼微城里面的人民,他们也一定有很多人因为犯罪而生命陷入痛苦中,他们也在寻求全能的上帝给予拯救。如果约拿在痛苦中都会呼求上帝的拯救,那尼尼微城的人民也是一样会呼叫上帝拯救他们。在前面我已经有提过,上帝是爱的上帝,真实的爱,不会有地域之分,也不会有历史的隔阂,更不会有种族、国家,甚至是宗教信仰的差异。只要是人,都是上帝所喜爱的对象,都是上帝关心、想要拯救的子民。
第五至七节:
大水掩盖我,窒息我;
大洋完全覆盖着我;
海草缠住我的头。
我下到群山的根基,
来到门闩永远锁着的地方。
但上主—我的上帝啊,
你从阴间的深处把我救出来。
当我感到自己的命快溜走的时候,
上主啊,我向你祈求;
你在圣殿里垂听了我的祷告。
这段经文也可说是在重复第二至五节所表达的意思。
第五节提到“海草”,这个字也出现在出埃及记第二章三节、五节,和以赛亚书第十九章六节所指的尼罗河边的芦苇草。这种草很韧,不容易扯断。诗人用来形容约拿在海底被海草缠住他的头,意思是说约拿这下子差不多是死定了,他就算有很大的力气想要扯断缠住他头的海草也不可能,因为这种海草很坚韧。
第六节可说与第五节相对应。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很特别的语句—群山的根基。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山的根基是指地最深的地方,它的根部直伸到海底的深处。没有比这个地方更深之地。因为再下去就是“地狱”的地方了。因此,在这地的根基之处有“门闩”,这是区隔地狱之内外的门。
这样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门闩”就像第五节提到的“海草”一样,这里的“门闩”好像要将约拿锁住,不让他出来一样,就像第五节提到的海草将约拿缠住不让他浮上水面一样,都是在形容生命已经发出最危险的信号。
上帝怜悯约拿,将他从这种会置他的生命于死亡的海底、地的最深处把他拯救出来。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上帝伸手,约拿必死无疑,因为没有任何人有这种能力可以把一个人从这样的境况中拯救出来,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
第七节,这是很有意思的一节,在这一节提到约拿即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原本想尽一切办法要逃离上帝的命令,如今遇到了生命危急之际,也想到要寻求上帝的帮助。这也说出了人共同的生命经验,每当我们遇到生命困境时,无论所信仰的宗教信仰是什么,就像第一章所描述的那些水手,他们都极力地向他们所信的神呼求,希望获得生命的拯救。
在这一节我们再次看到作者又提出“圣殿”,说上帝“在圣殿垂听”约拿的祈祷。以色列人一直有个观念,认为上帝从天上下来到世上,就是住在圣殿的“至圣所”中,祂在这里听人祈祷的声音,也在这里回应人的祈求。
第八至九节:
拜无益偶像的人,
已经放弃了对你的忠信。
但是我要歌颂你;
我要向你献上牲祭,
偿还一切所许的愿。
救恩只有从上主而来!
第八节很清楚地说到:真正的神才是生命的庇护者、拯救者,如果敬拜虚无的神,这样的人必定无法获得真神的救助。约拿用这样的话在形容自己能够获得拯救,就证明他所敬拜的上帝乃是真神。相对的,那些在死亡边缘无法找到拯救力量的人,是因为他们所敬拜的神是虚假的神的缘故。
第九节,这一节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所用的动词都是未来式,而从第二至八节所用的动词都是过去式。会有这样的差距主要原因是约拿现在已经获得拯救,他在回想过去差一点就死去,因为有上帝的怜悯救助,才使他从死亡的边缘中获得拯救。现在,他准备要赞美上帝、歌颂上帝,并且要向上帝献上牲祭。
“偿还一切所许的愿”,这在诗篇中非常普遍,通常都是用在感恩的时候所说的,例如:诗篇第五十篇十四节、第五十六篇十二节、第六十一篇八节、第六十五篇一节、第六十六篇十三至十四节、第一一六篇十四节、十八节等。
这一节的最后一句“救恩只有从上主而来”,这句话可说是约拿的第二次信仰告白。第一次的信仰告白是在第一章九节,他说自己敬畏的上帝,是“天上的上帝,是海洋和陆地的创造主”,现在他则说只有上帝才是人生命的拯救者。意思是除了这位宇宙万物的创造主以外,人别无他处可以找到拯救的门道。
第十节:
后来,上主命令那条大鱼把约拿吐在沙滩上,大鱼就照样做了。
这一节与第一节相对应;在第一节提到约拿在鱼肚子里向上帝祈求,经过一段祈祷之后,上帝垂听了他的祷告,后来命令大鱼将他吐在沙滩上。这样简单的句子却说出极大的信息,作者用这样的话在告诉我们:连鱼都听从上帝的旨意、命令行事,为什么上帝的仆人连一条鱼也不如?如果连这些在人眼中并没有上帝的“形像”(参考创世记一:),也没有上帝吹入它们生命中的“气”(参考创世记二:),它们却都会听从上帝的话语,就像在干旱长达三年之久而导致各地严重饥荒的年代,有只乌鸦也听从上帝的命令去送食物给先知以利亚吃(参考列王纪上十七:—);那上帝的仆人为什么会想到要抗拒上帝的命令呢?当大风、大浪都听从了上帝的话语时,人的心中怎样想上帝的话呢?怀疑呢?或是确信而且听从呢?
大鱼听从上帝的命令,将不听从而陷入苦难中寻求上帝怜悯、拯救的约拿从死亡的边缘中救出来,将他吐在沙滩上。
现在让我们来想想这段经文所带来的信息:
一、灾难中不要随便寻找拯救的偏方,要记得创造万物的上帝才是真正生命的主宰。
在我们所读的约拿书第二章,记载约拿被上帝安排的大鱼吞入肚子内,虽然读这首诗歌好像约拿是在大海中,而不是在大鱼的肚子内,但我们应该有个观念:大鱼是可以沉到海的最深处的族类,如果约拿果真在这条大鱼的肚子内,很可能这条大鱼就是在海的深处翻滚、起浮、下沉,让约拿吃尽了苦头,使他感受到生命就像危在旦夕一样。就像他从约帕搭船想要逃往他施,去避开上帝的呼召一样,他所搭的船也是在大海中起浮甚厉,连船长都说快要没命了,就在这时候,人会想到需要生命的拯救者、帮助者,作为一个软弱的人,即使是先知也是一样需要上帝的救助。旧约圣经中有所谓“大先知”者如先知耶利米,也是在遇到极大困境时,他向上帝呼求,与其让他这样的苦难,倒不如让他死去要来得好些(参考耶利米书二十:—)。出名的先知以利亚也是一样,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上帝知道他的困境是什么(参考列王纪上十九:)。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际遇:遇到生命最低潮的时刻,我们甚至会想到用死来换取生命的痛苦。最近有一份统计数目出来,台湾在最近三年来自杀率攀升很多,已经进入国人十大死因的第九名。去年一年中,自杀的人数就高达三千又五十三人。这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到用自杀来寻求死亡之道?因为这些人发现找不到生命活下去之路,这是其中的一个情形。
另一个情形就是到处寻找偏方,希望看到明显的捷径可以让人看到就马上相信的“景象”出来。例如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癌症末期的病患,经常都会有人提供许多偏方,虽然有医生的药物和提供治疗的方法,但多数人还是希望寻找偏方。等到这些偏方都已经无效之后,才想到要寻找生命的源头。如果还知道找生命的源头—创造宇宙万物生命的上帝,那还好。恐怕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寻找,往往去找算命的人找生命的道路,这是非常错误的。
摩西曾警告过以色列人在进入迦南地之后,一定要这样记住:
“如果你们中间有所谓先知或是解梦的人,以神迹奇事诱骗你们去拜从来没有拜过的神明,即使他所显的神迹奇事实现了,你们也不要理他;因为上主—你们的上帝用他来考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否一心一意爱他。你们要跟随上主,敬畏他;你们要听从他,遵行他的诫命;你们要事奉他,对他忠心。”(申命记十三:—)
看吧,这样的诫命在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的源头是创造宇宙万物生命的主,除了祂以外,没有门路。不要乱去寻找偏方,上帝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祂奇特的计划,我们要祈求上帝让我们有足够的智慧能明白祂的旨意,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命遇到困境,甚至在极为垂危之时,也会体验到上帝拯救的来临。
二、上帝一定会垂听我们祈祷的声音,因为祂是爱的上帝,祂对人所犯的过错“不永怀忿怒”。
约拿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抵挡上帝呼召的人,他公然拒绝上帝的旨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判断。就在他逃避上帝呼召的过程中,遇到了生命的危险,甚至面临了死亡的威胁,就在那时候,他呼喊上帝救他,上帝并没有缩回祂的手,反而是伸出祂大能的手拯救了约拿。上帝之所以会伸出救援的手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中救回来,主要的原因就是约拿哭喊祈祷上帝,向上帝求助。上帝并没有因为约拿背弃祂的呼召,就生气发怒,而是一再想办法要救助他,让他明白遵照祂的旨意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
出埃及记的作者告诉我们:当以色列人在埃及住了超过四百年的时间,久到连上帝的名字都忘记了时(参考出埃及记三:—),可以说他们简直就是背弃了他们祖先与上帝之间所立的约,否则怎么可能连上帝的名字都忘记了呢?这是多么严重的事啊!可是,当他们在被奴役而陷入极端痛苦中时,出埃及记的作者这样说:
“他们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帮助他们脱离苦役。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呻吟,记起他曾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约。他看见以色列人被奴役的境况,非常关心他们。”(出埃及记二:—)
没错,向上帝求救,虽然以色列人已经把上帝都忘得一干二净,上帝并没有忘记他们,因为上帝是个信实的上帝,祂绝对信守与人所立的约,永远不会忘记。祂并没有因为以色列人已经把上帝忘记了,且背弃了上帝的诫命、教训,上帝就不再理会他们。没有,上帝并没有这样。因为祂是个慈悲丰富的上帝,是个拯救的上帝,祂不会永远记得人所犯的过错。只要人悔改归向祂,向祂认罪悔改祈求赦免,上帝一定会宽恕人一切的过犯。
基督教信仰最值得我们安慰的地方就是在这里,让我们知道上帝的爱一直在等待着我们来领受。只要我们真的以悔改认罪的心回到上帝的面前,祂会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宽恕我们的罪。这就是整本圣经所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中心信息。──
卢俊义《约拿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