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注释

弥迦书要义

第一章 概论

    弥迦是犹大国被掳以前的先知,其名弥迦是与米该亚同一名称(王上22:8),意即“谁像耶和华”,旧约中以此为名者,有十二人,男女皆有。家居摩利沙(1:1),即摩利设(1:14),或即玛利沙(1:15),是属犹大重要的城邑(书15:44)。其为先知之年,系与以赛亚为同时,是当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希西家在位时(1:1)。他虽是犹大国之先知,他所论的事,多是关于以色列人撒玛利亚之事。

   
一、要旨   
书之要旨,是“主的权衡”,即主再来时所施行之权衡。从犹大国被掳以前的先知俄巴底亚书里,我们已看到主再来的日子,也即“主的日子”之兆端,圣经首次用“主的日子”,即在俄巴底亚书里(1:15)。约珥书则多论“主的日子”之景况。本书是论“主的日子”之权衡,即主的权衡,在他的日子,如何施行。其如何为得胜的牧者,天国的君王;如何审判仇敌,拯救选民,建立他荣耀的国度,使他的日子,在他的和平国度里,有怎样的福乐。

   
二、表证   
于第一章一节,即开宗明义地说,“弥迦得耶和华的默示”。他所讲的,是神的话,是从主启示而来的,所讲的一切,皆是确实的,是必要应验的。并非凭人的眼光,人的理想所发普通的言论。本书所论,皆为神的圣言圣事,而且也是凭着灵能灵力。“我藉耶和华的灵,满有力量、公平、才能.可以向雅各说明他的过犯,向以色列指出他的罪恶(3:8)。”这是证明他所讲的,不但是神的言语,且是藉着圣灵的能力,故可称为主的先知、主的真仆人。

   
三、分段

    (一)一种分法
    1、神的惩罚(1-3章)
    2、主的权衡(4-5章)
    3、劝教与复兴(6-7章)
    (二)二种分法
    1、要听(1:1-2:13)
    (1)神罚选民之原因(1:l-2:11)
    (2)神对余民之应许(2:12-l3)
    2、要听(3:1-5:15)
    (1)将来被掳之刑罚(3:1-12)
    (2)将要成立之国度(4:l-5:15)
    3、要听(6:l-7:20)
    (1)主与以色列人之辩论(6:1-7:6)
    (2)主对余民之恩施(7:7-20)
   
四、弥迦与以赛亚

   
弥迦既与以赛亚先知为同时,他的书与以赛亚书意义相近。或有称本书为以赛亚书之简本者。弥迦在乡间作先知,常在民众之间来往,讲述一般社会道德。试将本书与以赛亚书相同之处,比较如下:
    弥1:9-l6——赛l0:28-32;弥2:1-2——赛5:8;弥2:6-ll——赛30:10-11;弥2:11——赛28:7;弥2:12——赛l0:20-28;弥3:5-7——赛29:9-12;弥3:12——赛32:14;弥4:1——赛2:2;弥4:4——赛l:23;弥4:7——赛9:7;弥4:10——赛39:6;弥5:20-24——赛7:14;弥5:6——赛14:25;弥6:6-8——赛58:6
-7;弥7:7——赛8:7;弥7:12——赛ll:ll。

   
五、引证

    (一)长老之引证——为救先知耶利米(耶26:16-19;弥3:12)
    (二)祭司文士之引证——论基督降生之预言(太2:5-6;弥5:2)
    (三)主耶稣之引证——为差门徒传道(太10:35-36;弥7:6)

 

第二章  
罪之刑罚与恩典

    在每一卷先知书里,都是痛切地提出选民的罪。难道选民是比世人更有罪吗?不是的,乃是因为选民比世人更显得有罪,更不能容罪,也更不该陷于罪中。人越与圣洁之神交通,即越显出罪来;人的灵性越高,即越不能容留罪恶;而且人越受真道的薰陶灵感,即越不会也不应该陷于罪中。这不是说选民比世人更有罪,乃是应更觉罪,更知罪,更恨恶罪,更不能不罚罪,也更不能不除罪。本书内所论神的救恩固超奇;所论人的罪恶,也太离奇。恩典大,因罪之显大;罪既显大,恩典即更显大了。

   
一、罪孽

    在头三章书内,几乎全是论到选民的罪。
    (一)崇拜偶像(l:5-11,5:13)
    敬拜偶像是选民的大罪,也是神最痛恶的罪,因为神是忌邪的神,决不忍看见选民去崇拜邪神。“雅各的罪过在哪里呢?岂不是在撒玛利亚么?犹大的邱坛在哪里呢?岂不是在耶路撒冷么?”“我必从你中间除灭雕刻的偶像和柱像,你就不再跪拜自己手所造的”。负恩无知,无有比拜偶像更甚的。

    (二)淫乱污秽(1:7)
    淫乱是与拜偶像并行的,拜偶像也即灵性的淫乱。
    (三)图谋奸恶(2:1)
    多少罪恶,都是人造作出来的。
    (四)贪心霸占(2:2-5)
    “贪财是万恶之根”,神必讨罪。不仅贪图夺取的,连自己当得的,也必失掉。

    (五)强暴欺压(2:6-11)
    1、对于神仆:使神的先知闭口,不能言所当言(2:11)
    2、对于神民:剥夺过路人,赶逐妇人,欺压儿童(2:8-9)
    (六)领袖残酷(3:1-4,9-12)
    官长恶善好恶,剥夺民脂民膏,厌恶公平,屈枉正直,为贿赂行审判。
    (七)先知妄言(3:5-8,11)
    先知使我民走差路,“为雇价施训诲”,“为银钱行占卜”,妄说“平安了”,以致不见异象,因为神不应允他们。

    (八)邪术诡诈(5:12,6:10-ll)
    妄行邪术,诡诈不诚,用不公道的天平法码,惯于说谎行诡诈,甚至无人可靠,“不要依赖邻舍。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的口,不要向你怀中的妻提说”(7:5)
 
二、刑罚

    在公义之神前,罪恶难掩,有罪决不能不罚罪(3:12),因为撒玛利亚之伤痕无法医治,又延及犹大。

    (一)不要报告在迦特(1:10)(撒下l:20)
    “迦特”为酒榨之意,是非利士五大城之一。
    (二)我要滚在伯亚弗拉灰尘中(1:10)
    “伯亚弗拉”为灰土房子之意(参林后5:2),指身体之意。

    (三)沙斐居民要赤身(1:11)
    “沙斐”即佳美之意,表明原来生活佳美,今则赤身蒙羞。

    (四)撒南的居民不敢出来(1:11)
    “撒南”即羊群之地,“伯以薛”表邻近之地,恐怕伯以薛人的哀哭使你们无处可站。意即邻人非但不能相助,反来占了你们的地位。

    (五)玛律居民心甚忧急(1:12)
    “玛律”表艰苦之地,人处此境地,即“切望得好处”,因灾祸已临到耶路撒冷的城门。

    (六)拉吉居民速用快马套车(1:13)
    “拉吉”是坚固难攻之意。
    (七)亚革悉众族使用诡诈(1:14)
    “亚革悉”即诡诈,或说谎之意。“犹大啊,你要将礼物送给摩利设迦特”是无益的。摩利设迦特是非利士之名城。

    (八)以色列的荣耀必到亚杜兰(1:15)
    “玛利抄”是表明夺取之意,因此以色列的尊荣,即当归于耶路撒冷的,竟归了亚杜兰。按“亚杜兰”表极不荣美之地,表明以色列的荣耀,竟变如亚杜兰一样的。这是借用一些地方名字,表明选民所受刑罚的景状。

 
三、恩典

    “神的心就是爱”,何以对于选民如此严厉呢?须知神的刑罚,由于恩典。

    (一)神的刑罚就是恩典
    因为本书是神“从圣殿中”所发的声音,即与他的救恩相合的声音。选民受刑,不但由于神的公义,更是由于神的慈爱。其加刑罚于选民无非是为爱他们,是为管教他们,试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在受苦难的时候,可以觉悟悔改。

    (二)神的刑罚中有恩典(2:12-13)
    神的刑罚的终局为要成功神的美旨,实施他的恩典。日后神“必要招聚以色列剩下的人,安置在一处,如波斯拉的羊,又如草场上的羊群。因为人数众多,就大大喧哗。开路的在他们前面上去……他们的王在前面行,耶和华引导他们。”“开路的”,原文是“破除者”,主曾为他们破除了神人中间隔断的墙,破除圣殿至圣所的幔子,破除了阴间的权势,破除了墓门口的石头,破除了法老的权势,使他不能再留难,破除了红海的波浪、约旦急流,使水中显出道路。不论我们前面的拦阻有何艰难,我们的开路者,皆能为我们破除一切。纵然前面有大山,也可变为平地(弥4:1)。并且他也是我们的君王,能拯救,也能保护。作主牧场上的羊,何等有福呢?
    仁爱的神啊!“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67,71)

 

第三章  
弥赛亚的国度
(4:1-13)

  我们读第一章第一节,论“弥迦得耶和华的默示”,其所得的默示中最大的默示,即预言弥赛亚的国度。本章是令信徒最得安慰、最有希望的一章。我们看到头三章论到选民的失败,固然抱了极大的悲观,一读到本章,即有无穷的乐观。历来为教会内容腐败、教会领袖旷职而忧心的人,一看到将来的天国,如何建立,如何荣美莫不大大兴奋起来。遥望着将来的荣耀国度,即禧年中之教会,便踊跃快乐地向前迈进。

 
一、天国之成立(4:l-2)
  我们读上章末一节(3:12),不觉灰心失望;一读到本章,开始即言“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不能不令人兴奋。圣经常用“山”字,表明国权,故本段明言主国之建立。

    (一)主国显然成立之时
    主国显然成立是在“末后的日子”。犹太国原是预表天国,教会是无形之天国,千禧年国是显然的有形天国。此国须等主二次再来以后禧年时代,方可显然成立。干禧年国即救恩完全彰显,万口颂主,万膝拜主,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大地,如水充满洋海之时,此快乐时间之来到,须在“末后的日子”。

    (二)主国在万国中之地位
    “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主的国完全是神权政治,所以称为“耶和华殿的山”。此山“必被高举,超乎诸山”,即言神权政治,或救恩真理为政治的国度,被建立在诸国以上。具体说来,也就是“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启11:l5)。

    (三)主国对于万民之化力
    1、“万民都要流归这山。”(4;1)——此言万姓归诚,有如流水;万民对耶和华的山倾心,是出于自然的。也要“奔雅各神的殿”,乃言万国的民都成为神的子民了。

    2、万民都要听受真道——“我们登耶和华的山”,“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4:2)。奔雅各神的殿,一面为崇拜,一面也为受教。因为,此时耶路撒冷即政治的中心,也是宗教的中心(4:2下)。

    3、万民都要行在主的路上——“我们也要行他的路”,不但是要受他的教,也要行他的路,即行在主的旨意中、真理中。而今日时代,人多听道不能行道;在千年国度里,人不但是明真理,而且也都要行真理。

   
二、国内之政治

    在弥赛亚国度里的政治,完全是真理权能的和平政治。
    (一)天国即“地”国

    在禧年国度里,是以弥赛亚为王,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基督的国。此即主教导门徒的祷告文所说:“愿你的国降临”,即天国实现在地之时。

    (二)神权为国政
    “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4:3上),他行审判不凭眼见,断是非也不凭耳闻,却要以公义审判……以l:1中的杖击打世界”(赛11:3-4)。他的国政,即是神之权柄;神权也即国政。此即万人都尊神的名为圣,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了。

    (三)神权代强权
    主的国度是和平的国度,不但是万国共和,也是世界大同的景象。万国和平即实现,“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4:3下)
   
三、国民的生活(4:4-8)
    本处所言,即禧年国度里国民的生活。
    (一)安居乐业(4:4)
    “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这是形容在主的国度里,人的生活是如何优美、平安、快乐。以赛亚书内也言及(参赛65:18-24)。

    (二)实行神旨(4:5)
    “奉神名而行”即按照神旨,凭着神力,为求神荣.得蒙神悦。且是“永永远远奉神名而行”,可知其属灵生活之高尚,并非今日奉行,明日失败,乃是永永远远行在神旨意里。

    (三)灵性健旺(4:6-7)
    腿瘸不能行神旨意的,此时瘸子皆跳跃如鹿。被“赶到远方”,即不能与神亲近的,此时不论远处近处,皆能与神亲近了(弗2:17)。

    (四)处境安全(4:8)
    锡安称为“羊群的高台”,主的羊群,可以在其中安全无恙,因为“从前的权柄,就是耶路撒冷民的国权,必归与”锡安。使耶路撒冷的居民,如同群羊在神权护理之下,不惊不扰,是何等福乐啊!
   
四、建国之产难(4:9-13)
    此天国成立,本非易事。按选民之经历说,也是经过了许多艰苦,圣经或称之为产难。这是出于神的美旨(4:12)
    (一)一次被掳(4:9-10)
   
选民被掳到巴比伦,受了极大的痛苦。因为他们有了这一次的经过,一则再不与异邦联婚。可以保全他们的种族。二则再不敬拜偶像,可以保存他们的宗教,以备将来可以作天国的子民。

    (二)二次播散(4:11-12)
    以色列人把主钉在十字架上以后,即被播散至天下,这在神的旨意中,是为异邦人得救的机会(罗11:25-26)。异邦人得救的团体,即基督的教会,也称基督的新妇。此新妇之由来,正因以色列人被弃,神的旨意真是奇妙。

  (三)最后产难(4:13)
  在国度实现之前,要经过大灾难,也称“雅各遭难的日子”。此时要经过哈米吉多顿的大战(启16:14,17:17)。待仇敌消灭后,天国即实现了。

    耶和华的意念和他的筹划,对于天国之成立,真是奇妙。在一切的过程中,处处真显得奇妙。耶稣曾说到“天国的奥秘”。我们读本章所论,不得不承认,神对于天国的意念,真是奇妙而又奇妙。

 

第四章  
国王与国民
(5:1-15)

   
上章是论弥赛亚的国度,并国度成立之前的大战事;本章即回顾君王之降生,并对于选民的关系。在第一节是论耶路撒冷被罗马围困,以后被驱散,乃因他们击打以色列的审判者——耶稣基督之脸(或谓此乃指巴比伦围攻圣城时,曾击打西底家王等之脸)。

   
一、国王(5:2-6)
    (一)王之永在
    “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5:2下)。在未创立世界以前,永远为父所生。他是从永远到永远的神子(诗90:2,约1:1;诗l02:25-27)。他自己曾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1:8)。

    (二)王之降生
    主是永远的神子,却是生于伯利恒城的婴孩。其所以生于伯利恒城:
    1、以伯利恒是大卫城,耶稣是大卫的子孙,来坐大卫之位(路2:4,11)。

    2、以伯利恒为“粮食仓库”之意,可表耶稣为生命粮(约6:41-59)。

    3、以伯利恒有生命泉,人称伯利恒为泉源之地,以其地有美泉(代上11:17-19)。

    4、以伯利恒为小城,犹大为小国。
    “你在犹太诸城中为小。”天使报信只言在槽中,未言在何店内之槽中,谅城中只有一个客店。在耶稣一生有四个城与他最有关系,即生于伯利恒——出身于小城;长于拿撒勒——作拿撒勒人,是神的护理;传道于迦百农——便于广布福音;为王于耶路撒冷——坐于大卫的位上。

  (三)王之事功
       神民“曾被交付”,遭遇苦难,直到耶稣为童女所生。那时“他其余的弟兄”,即从异邦召来的弟兄,也“必归到以色列人那里”。因为从肉身生的,不都是真以色列人,惟有从里面作的,才是真以色列人(参罗3:28-29)。“他必起来……牧养”,他是有力量的、有爱心的;他是我们的王,有大能力,善于管理保护;他也是我们的牧者,有爱心,有安慰,善于牧养我们。

  (四)王赐平安
       “这位必作我们的平安”(5:5)。他是平安君,他自己有平安,也将平安赐与人,并使人与神中间也有和平。所以,他使我们“安然居住”。他自己是以马内利,常与我们同居。因而我们得以在他的爱里“安然居住”。如有敌人来攻击我们,来到我们境内践踏,我们便立起“七个牧者,八个首领攻击他”。“七、八”是十不定数的定敦,是十多数,却不是十大数。主时常借用人看为小的数目,去成全他的大事工。不论是亚述地,也不论是宁录地,即首先立王(创11:8-10),历来与神民为敌的巴比伦地,都必被他们毁坏。

   
二、国民(5:7—15)
    本处所言“雅各余民”,按无形的天国说,即今时代异邦得救的圣民,按有形的天国说,即将来异邦得救的数目添满后,从列国招回在基督里得救的以色列人。也可说在禧年国度里,不论犹太异邦,一切属主的子民。论到这些余民的景状:
  (一)对予人如露水(5:7)
  1、是从天而降的
  2、是广普的
  3、是清洁的
  4、是安然而降的
  5、不是由于人力的
  6、是白赐恩惠与人的
  7、使禾稼苏润的(申32:2,伯29:22)
  (二)对于敌如壮狮(5:8-9)
  1、是壮勇的
  2、有胆量的
  3、是胜敌的(创l9:9;启5:5)
  (三)对于主,惟主是赖(5:10-l5)
      一则,除掉车马,“我必从你中间剪除马匹,毁坏车辆”。因为我们胜敌,不靠车马(亚9:10)。“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20:7)。二则,必拆毁保障,因为主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保障。三则,必除灭邪术偶像,人再不靠自己的聪明,并自己手所作的;惟有主是我们独一的依靠。主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这是何等的幸福啊!

 

第五章  
神人的辩论
(6:1-7:10)

    神的恩爱,原似天高地厚,究竟人是为什么强悍悖逆,不肯热诚爱主,不能专心事神呢?在本段开始,神即大声疾呼,很严重地呼日:“山岭和地永久的根基啊,要听耶和华争辩的话”。神与他百姓的争辩说(见6:3-5):
   
一、神向人所要的(6:1-8)
    人来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究竟当献什么?
    (一)消极言之(6:6-7)
    1、不以献丰盛的祭蒙神欢喜;
    2、不以献贵重的祭蒙神悦纳。
    (二)积极言之(6:8)神在此向人所要的。略分三方面:
    1、对己——行公义
    2、对人——好怜悯
    3、对神——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6:8,参创5:24)
    把这三方面合起来,就完全了律法。神向我们世人所要的,虽甚单纯,却也最高尚。
 
二、人在神前所表现的(6:9-7:6)
    可怜世人的行事,离神向人所要的标准,相差太远,人心的奸恶。社会的紊乱,家庭的黑暗皆不堪言状。
    (一)普遍的现象(6:9-7:2)
    1、民众的奸恶(7:2)
    2、领袖的贪诈(7:3)
    3、亲友之仇视(7:5)
    (二)最高的标准(7:4)
    “他们最好的,不过是蒺藜;最正直的,不过是荆棘篱笆。”蒺藜荆棘,本是因罪孽的咒诅而生的东西,是与人有害的。会刺伤人,能将禾苗挤住。主耶稣为背负我们的罪,曾为我们戴了荆棘冕。他们中“最好的”,不过像荆棘蒺藜,是从罪恶而生的,是与人有害的,甚至把主刺伤。他们中那次好的,恶劣的,将怎样呢?“最好的”,为人标准的,为群众领袖的,尚且如此,那不好的,又将怎样呢?
   
三、先知向神所期待的(7:7—10)
    人在神前虽是这样败坏,先知在神那里仍有盼望。所以他说:“至于我……”

    (一)向神期待的态度
    1、仰望——“我要仰望耶和华”。

    2、等候——“等候那救我的神”。

    3、忍受——“忍受耶和华的恼怒”,包含着很大的顺服。

    (二)向神期待的结果
    1、神必应允我(7:7)
    2、神必叫我起来(7:8)
    3、必见神的光明(7:9)
    4、神必为我辩屈(7:9)
  5、必得见神的公义(7:10)
    我的神啊,爱我救我的神啊,我要向你仰望、向你举手、向你陈明我的心愿,直等你向我所要的,实现在我的生命生活中。阿们!

 

第六章  
余民之幸福
(7:11-20)

    先知在这最后的一段里,论到主再来时,选民之幸福。所以说,“以色列啊,日子必到。”这“日子”是一特别的日子。在本处也一而再地称这日子为“那日”——“到那日”、“当那日”。因神对于他的荣耀国度,有个永远的计划,这计划必须到主再来时方可成就。故圣经屡屡提到“那日”,“主的日子”,或“基督的日子”,这皆是指着弥赛亚的国,要实现神永远计划的日子。这计划之成就,即选民最大的幸福。

   
一、疆域拓展(7:ll-l3)
    日子必到,以色列的疆域必展开,其展开之经过:
    (一)土地难免荒凉(7:13)
    (二)墙垣必要重修(7:11)
    <三)境界必要展开(7:11-12)
   
二、人民安乐(7:14-17)
   
本段虽是先知的祷告,却是在神旨意里的祈祷。因为神事工的成就,常是把他的旨意,放在信徒的心里,使信徒按着他的旨意祷告,神即照着人的祈祷成就他的旨意。而且不但把他的旨意放在信徒的心里,并且常“将那施恩叫人恳求的灵,浇灌大卫家”(亚l2:10),使人有祷告的能力。此时先知的祷告,就是在神旨意里祷告,且是从神那里,赐给他“那施恩叫人祷告的灵”。因而在他的祷告里,即实现了神的旨意。

    (一)在先知祷告中所希望的生活(7:14)
    1、以色列是神独居的民
    2、以色列是神产业的羊
    3、容以色列在本地得牧养
    (二)在神的允许里所表显的生活(7:15-17)
    1、看神奇妙事(7:16)——列国看见神所行的事,就必惭愧。

    2、列国皆降服(7:16-17)——他们必战惧投降耶和华,也必因神而惧怕。

   
三、蒙神悦纳(7:18-20)
    (一)罪孽一概除尽(7:18-19)(但9:24)
    神要“将我们的罪孽踏在脚下,又将我们的一切罪投于深海。”“踏在脚下”,是把一切罪都胜过,表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极有效力,使我们在神的得胜中,作了得胜的人,也把罪踏在脚下。将“罪投于深海”,是永不再记念,永不再看见,因为已经沉没,沉没在海底的深处。此言不但应验于弥赛亚国度的余民,也是实验于每个信徒身上,真在基督里蒙了拯救,得了赦罪平安的人,他们的罪,也皆被神踩在脚下,投在深海中。

    (二)实验古时应许(7:20)
    希奇啊,在今日时代,以色列人竟被圈在不信之中,为的要救外邦人。难道神与亚伯拉罕等所立的约落了空吗(参罗9:25,30)?神待以色列人何以如此不公允呢?不是的,公义的神,决不能忘记他的应许,也决不能废除他的盟约。时日一到,他“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租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只是必要等到“那日”——“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5-26)。“以色列啊,日子必到”,你可以挺身昂首,等待悦纳之禧年来临吧!
“神啊,有何神像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在基督里乐意饶恕罪过的神啊!要照你的应许和誓言向我们发诚实,施慈爱。阿们。

 

第七章  
弥迦书中之基督

    按“弥迦”意即“谁像耶和华”。书中最要之意,即表显神的救恩,使一切原照神形象而造的人类,藉着救恩,得以把俗常卑污罪孽的形态“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本书内论到基督的地位,关于救恩者有数种,皆是与我们灵命极有关系的。

   
一、为伯利恒的婴儿(5:2-3)
       救恩的起源是极小的,耶稣来作了一个小城中的小儿(5:2)。耶稣曾用比喻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太13:31-32)。希奇啊,天地万王之王,竟来世上作了伯利恒的要儿,来生在律法下,置于马棚,长于寒家,作了拿撒勒人,为要“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他“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加4:4-5)。因他是神,取了人的生命;才使我们人类有了神的生命。他国的起源虽小,最初不过一个婴儿,一个拿撒勒人,再后不过十二个使徒,以至七十个人、一百二十个人、五百个人、三千多人,终究看见万口颂主,万膝拜主,神旨得成,在地如天。

 
二、为得胜的牧人(2:12,5:4,7:14)
  (一)主是我们的牧者
  (二)他是大牧人
  (三)他是好牧人
  (四)他是真牧人
 
三、是开路者——破除者(2:13)
        “开路”原文是破坏的意思。他既是得胜的牧者,他就可以为我们破除一切的拦阻,破除一切的难处。他为我们破除了罪恶的捆绑,破除了神人中间隔断的墙垣,破除了进到至圣所的幔子,就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他还曾为所罗巴伯的工作,破除在前面阻碍的大山小山(亚4:7);为彼得破除了监狱的铁门(徒12:11);在我们的灵程上,惟有他能为我们破除红海的波涛与约旦河的急流;在我们的灵战上,惟有他能为我们破除耶利哥的坚固营垒,不论在我们生命中有何阻碍、有何捆绑,是肉欲的束缚吗?世俗的缠绕吗?没有一样,他不能为我们破除。他是我们灵程的开路者——破除者,可以披荆斩棘,除去我们前面的一切阻碍,因为他是得胜者,所以能为我们破除一切的阻难。

   
四、为天国之君

    在本书内之最大问题,即预言弥赛亚的禧年国。我们已经详述国王与国民。我们的王,不但是管理我们,保护我们,他也是引导我们(2:13)。在他的国度里,我们可以看到万国共和,万物复兴,世界大同,天国实现,神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景象,主耶稣要显然为王,我们都是天国之民。这有形国度的实现,即基督救世的结果。

五、为永远之义(7:12-20)

      耶稣基督是“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23:5-6)。他就是“公义的日头”(玛4:2),“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3:13)。他要以公义当作腰带(赛11:5)。他行公义的审判(赛11:4)。把他的民“引进永义”(但9:24)。在他那天国实现的国度里,主自己为义。也称我们为义,凡属主者,也无不称为义了。

  
我们在本书里,一则见主降生之地;二则见主将来如何审判他的仇敌;三则见主如何拯救选民,而为选民得胜之牧者;四则见主如何作天国君王,建立他的荣耀国度;五则主的子民,如何在他的国里作圣民,在他的政治之下,有福乐、有平安。这不但是以色列民将来的事实,也是我们信徒今日的经验。救恩就是基督,得救就是经验基督。基督就是我们的牧者,我们的得胜,我们的君王,也是我们的义。对于基督,确实有了经验,自可表显基督的形状。不过信徒越像基督,即越感觉到“谁像耶和华”呢?——弥迦。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