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注释

腓立比书要义

第一章  概 

   
腓立比系新约教会中最好的教会,书中所论非同哥林多前、后书多有责备之言,亦非如罗马书、加拉太书,为讲明信的真理,乃是一个热情牧师对于他最爱而高举基督的教会,所表现高等基督徒的生活,即基督在基督徒里的经验。

   
一、著者   
本书系保罗所写,历代教会皆无异言。
    (一)不但书中明言如“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所写(腓1:1),且于字里行间,皆含有保罗的精神,足可为保罗的写真。

    (二)外据 
自古教中名士为此书作证者颇不乏人。如克利门、波力卡普、爱任纽、特土良等各有征引本书之言,而证明本书系保罗所写。我们读此书,不能不希奇在暗无天日的狱中如何写此充满光明喜乐,知足安慰的书信。真是世上苦难越发压制,天上平安更觉甜。虽“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9的道却不被捆绑”。所以本书真是保罗以其个人灵性的写真,显扬腓立比高等信徒的真相,表现真信徒的生活有如何的自由、圣洁、光明与喜乐。

   
二、读者   
腓立比教会,该城系马其顿东路第一大城,且为罗马之驻防城,四通八达,商贾云集。真道易于广播。该地系保罗第二次出外布道时所结之果。系保罗在异象中见马其顿之呼召(徒16:6-40),这是神已行在保罗前头。保罗即偕西拉由尼亚波利下舟而至此。该处无犹太教堂,仅在城外有一个祈祷处,其首信者仅有三人,即吕底亚、妇女与禁卒。考此三人种族不同,一为亚细亚人,一为希利尼人,一为罗马人。职业不同,一为富商,一为妇女,一为狱卒。宗教不同,一信犹太教,一奉鬼神教,一为罗马人之道教。而且性别不同,贫富不等,是其地最初教会,为教会雏形。表明信徒在主内无分犹太、罗马,为奴的或男或女(加3:28)。此三人信道后,先后亦与教会发展程度先后映照。即先传于犹太(吕底亚为奉犹太教的人),后是希利尼人,再后是罗马人。腓立比是欧洲首先接受福音之城。保罗二次三次游行布道时皆至此处(徒16:12-40,20:1;林后2:12
13,7:56)。或最后又去一次(提前l:3),该处坐落在一河边(徒16:13),东西成真理之河,远至今日,世界各教会仍得真理之灌溉。

 
三、著作时地

    (一)著地  本书乃监狱书之一(1:12、14、17),论者多以此为保罗第一次在罗马监狱所写,决非写于该撒利亚狱中。

    1、言及该撒家人(4:22),该撒家里人当然是居于罗马城。

    2、言及工作效力  虽在狱中所收功效很多,所遇一切无非叫“福音更加兴旺”(1:12-18),此正是罗马狱中之景状(28:30)。

    3、言及不久得释在该撒利亚是希望上诉于该撒,本书明言盼望不久要得自由(1:26,2:24)。

    4、言及御营全军(1:13)。
    (二)著时  
此书系著于罗马狱中无疑。但不知究系著于第一次或第二次监狱中。是著于以弗所、歌罗西书等书以前呢或以后呢,即明言其不久得释,可知著于第一次在罗马监狱中时。至于写于以弗所书,歌罗西书之前后,未能决定。主张写于二书之前者以为,若保罗写腓立比书于二书之后,按照心理学说不能,以其多情之心,把二书集中思想印象等继续流露于本书中。主张写于二书之后者,则言保罗既指望不久可得释放(1:25-26,2:24),若写于二书之前,则时在公元60年,若著于二书之后,则时当在公元62年是年即被释放。

   
四、写书的原因 
本教会未染当时各教之异端与错误,且与保罗情意最深,因为是他在患难中所结的果子,他对该教会所写书信:
    (一)为表爱情——腓立比教会是苦难中的果子,乐于为基督吃苦(1:29),经过试炼后得成为新约时代最美的教会。保罗不能不为其欢喜,满腔热爱,娓娓陈词甚于至契之友,书中多用赞美之言,挚爱之语,绝少斥责非议之事。

    (二)为志谢——腓立比教会屡供保罗之缺乏,于马其顿时(4:6),在哥林多时(4:5;林后11:8
9),以在狱中又遣以巴弗提前往供给(2:25,4:10、16、18),故特志谢。

    (三)劝友和睦——会中之美中不足即二姊妹不睦,福音初传人以妇女为初熟之果,今恐教会受妇人搅扰故特劝之(4
:2-4)。
    (四)安慰会众——以巴弗提竭力助保罗,因热心任事,以至生疾几乎至死,会众为挂念,故保罗“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2:28),且修书致候以慰远念。

   
五、书之钥节——经学家有以1:21“我活着就是基督”不但为本书钥节,亦可为全书金句。亦有以4:4“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为钥节者。

   
六、书之要训一一读此书宜注意三点:
    (一)人意与神权——保罗所遇一切苦难,人以为阻碍福音兴旺,但藉此反成全了神旨(诗76:lO、29)。

    (二)保罗的希望与神的成全——保罗极愿去罗马(罗1:10-13),当时以耶京为犹太中心,安提阿为叙利亚中心,雅典为希腊中心,以弗所为小亚细亚中心,罗马为天下中心。

    (三)羞辱与荣耀——此时会中未免有人以保罗的缧绁为耻,岂知正是莫大光荣(1:12-14)。

    (四)苦难与喜乐——腓立比书是表明信徒苦难中的喜乐,亦实是显出乐为主受苦的精神(l:29)。

   
七、分段

    (一)以喜乐为题。
    1、事奉的喜乐  (1)祷告中的喜乐(l-ll节),为圣徒之生活善工祈祷而喜乐。(2)监狱中的喜乐(12-20节)。甲、缧绁中的喜乐(12-14节)。乙、乐观中的喜乐(15-18节)。丙、盼望中的喜乐(19-2O节)。丁、意想中的喜乐(20-3O节)。(甲)慎重的选择(21-24节)。(乙)坚定的信心(25-28节)。(丙)属灵的同情(29-30节)。

    2、牺牲的喜乐(2章)     
最高的喜乐由于最低的降卑。(1)克己之喜乐(1-11节)。(2)舍己之喜乐(12-18节)。(3)同情之喜乐(19-30节)。

    3、属灵的喜乐(3章)      (1)情愿丢弃万事(l-11节),(2)努力奔向标竿(12-16节),(3)所望唯在于主(17-2l节)。

    4、满足的喜乐(4章)     
本章有三要字即平安(6、7、9节),力量(13节),充足(18-19节)。(1)顺从的喜乐(1-9节),此言喜乐来源有七种:(2)丰足的喜乐(1O-23节)。

    (二)以天国民为题 
我们都是天上的国民(3:20)。
    1、天国民之圣战(l:5、7、12、17、27)。2、天国民之态度(2章)。3、天国民的权利(3章)。4、天国民的本分(4章)。

    (三)以基督徒的心性为题。
    1、合一之心(1章),同心为福音。2、谦卑之心(2章),谦心求主荣。3、圣洁之心(3章),圣洁求神赏。4、宏量之心(4章),宽厚待会众。

    (四)以时代不可少的传道人为题  l、丰富生命的传道人(1章)。2、牺牲热爱的传道人(2章)。3、效法主死的传道人(3章)。4、满有能力的传道人(4章)。

    (五)以主耶稣为题l、主的生命2、主的模范(心) 
3、主的标竿4、主的能力(力量)。

    (六)以信徒对于基督为题  1、生即基督2、肖像基督3、得获基督4、满意基督。

    (七)以荡子归亲为题  1、披上袍子2、戴上戒指3、穿上鞋子4、宰了牛犊。

    (八)以信徒的快乐生活为题
    1、喜乐在于主内之同情(1:3-11)。2、喜乐在于苦难为福音之利益(1:12-30)。3、喜乐在于信徒的得救工夫(2:1-18)。4、喜乐在于忠心的福音使者(2:19-3:1)。5、喜乐在于基督以内的盼望(3:2-16)。6、喜乐在于得入天国民籍(3:17-4:1)。7、喜乐在于信徒名录生命册(4:2
3)。8、喜乐在于不论何事与何时(4:4-9)。9、喜乐在于信徒资助的丰富(4:10-20)。

    (九)1、基督在我里面(1章)。2、基督在我后面(2章)。3、基督在我前面(3章)。4、基督在我上面(4章)。

(十)1、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神人——贯的生命(1章)。2、基督是我们的模范——为人牺牲的生命(2章)。

 

第二章  要 

   
本书是写给最好的教会,亦即写给最好的基督徒,一个信徒灵性的程度是看他如何经验基督。保罗于本书内即用现身说法,表现一个真基督徒的本色,即“基督化”或“基督人”的真相。保罗此时按肉体说,他是尼禄的囚犯,按灵性说确是基督的仆人,而为基督的代表。心灵中满有自由、能力、喜乐……不因环境而改变。我们诵读之余,恍若看见大传道士保罗灵性生活的肖像。不能不在灵性生活上有所觉悟,此灵性生活亦完全对于基督、在于基督、活在基督的生活里面,而有伟大、圣洁、荣美与能力。

   
一、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在苦难中依然喜乐(1:1-30)。
    本章保罗讲到他的苦难在监中,在缧绁中,亦讲到信徒蒙恩为要受苦(1:29)。更特别讲到“我活着就是基督”(1:21),“是生是死……照常显大”(l:20)正是表明苦难最大利益;不但是生命的造就,亦是生命的试验;苦难是灵性的试金石。

    (一)是最高尚的生命——“活着就是基督”即已长成基督的身量,即基督将他的生命灌输在人的生命里,成功为人的生命,以至活着即基督。其意义不但是“基督化”乃是成了“基督人”。一个基督徒必是有基督的生命,且有基督丰盛的生命,足以在他的生活里表现基督的人生,此即所谓之基督人,即神人一贯的生命——我活着就是基督。

    (二)是最荣美的生活——“我活着就是基督”,是我活着即基督,活出基督的生活来。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不但我的表象,我的意志,我的动作像耶稣,乃是我的生命即基督的生命,有什么生命即有什么生活。保罗将阿拉伯变成乐园,亦将监狱变成乐园,这是灵生命的自然。这生活即代表一切灵性高尚的信徒在苦难罪孽的世界中所有的生活,即基督人的生活。

    (三)是多结果子的生命,多收成的生活——生命皆由生命产生而来。主耶稣说:“一粒麦子……子粒来”。有生命的信徒亦即灵命的种子,“好种就是天国之子”(太13:38),有了基督的生命即产生出有基督生命的信徒来。主原“生命之道”,以其“神性人的生命”种在信徒的心灵中,产生出许多“活着就是基督”的信徒。这个灵命化的种子,生生不息,将来看见万口颂扬,万膝跪拜。

   
二、基督是我们的模范——愈肯牺牲愈喜乐(2:1-30)。

    (一)为人牺牲的生活  本章6至11节是一段最伟大的基督论。说到耶稣的神人人性。他本是神,有神形象与神同等(约17:5),且“与父原为一”(约10:30),竟降世为人“自己卑微……在十字架上”。看他如何虚己牺牲为人死于十架,其爱神爱人的精神完全向我们显明了。若是一个基督徒——不在基督的死而死——不在基督的活而活——不在基督的死而为人死,不在基督的活而为人活,不藉着为主死而为人死,不藉着为主活而为人活——或生或死无非是在于基督,由于基督而与基督同死同活,必不能为真有价值,真有能力的人生。唯有实践主的榜样,方可为效法耶稣的模范。

    (二)实践爱律的生活    (腓2:6-11)是一篇伟大的基督论,亦是一幅最美的爱的图画。十字架即爱的结晶。以基督之心为心即是有了神的热爱。神的心就是爱。基督一切生活莫非是由于实践爱律。信徒的生活不但是在信律下,灵律下,最高生活即在爱律下。“爱就完全了律法”,此即基督化的真象,最荣美的生活,亦即最快乐的秘诀。

   
三、基督为我们的丰富——虽未完全仍然喜乐(3章)。

    (一)唯以耶稣为至宝——本书3章言耶稣是我们的产业。保罗所以看万事如粪土,乃因得着耶稣为至宝。大卫说:“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我的产业实在美好”(诗16:2、6)。有主即满足。此处不但说得着耶稣要我得的,乃是得着主自己——有耶稣为我至宝,万有,万福,我以他为至宝。

    (二)生活不在钱财——“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信徒更是度信心生活,灵界之福决不属世之钱财。巴不得保罗的眼光成了我的眼光——看万事如粪土,其得获成我们之得获——得着耶稣为至宝。诗日:
    1、舍弃世界,得着耶稣,唯耶稣是我至宝。世上万事皆如粪土,不在主非空徒劳。   
    2、舍弃世界,得着耶稣,乐得与主同受苦。十字苦架我愿背负,越背负心越满足。
   
四、基督为我们的能力一一交托无虑凡事喜乐(4章)。

    既有基督为我们的生命,模范,丰富,还需耶稣为我们的能力“靠……凡事都能作”。

    (一)基督是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此力何时何地要则有。“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二)基督是我们能力中的能力——“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赛40:31)。“主……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哈3:19),“不是依靠势力……”(亚4:6),“但圣灵……得着能力”(徒1:8)。“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西1:11),“靠着那加……能作”。

第三章 
基督人的表现
(1:1-30)

    本书每称为“信徒灵修专本”或“教师工作模范”。亦或“基督人的真相”。更可见道成肉身之基督,如何产生出身被道化的基督人的真相。

   
一、活着为基督——“我所遭遇的……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即生命生活以基督为中心。

    (一)为基督而为教会感谢(1:3-8) 
1:1-2为小引,与提摩太同写,是提拔青年同工,且先言在主内之众圣徒。提圣徒在监督执事之前,使圣徒受鼓励,执事学谦卑,为教会感谢亦欢欢喜喜地祈求。必是“信所求已得着”。虽是祈求亦是感谢。

    1、感谢神乐听其祈告(1:3-4)
    2、感谢神同心合意为福音(1:5)
    3、感谢神必成全其善工(1:6)
    4、感谢神与会众一同得恩(1:7-8)
    (二)为基督而为教会祷告(1:9-ll),所祷告的——1、求使会众有爱心(1:9)。2、在爱心上多有知识——非糊涂爱。3、望会众能诚实(1:lO)有知识者多不诚实,故有爱心有知识还需诚实。4、多结义果(1:11)。5、归荣于神(1:11)。

    (三)为基督而为福音吃苦——“我所……为基督的缘故”。

    1、对于非信徒(13节)为主作证,领人归主(徒16:26-34;门10-11节;徒28:30-31;腓l:7,13-14)。

    2、对于宗主弟兄(1:14)使之在信道上更“笃信不疑”,在传道上“无所惧怕”。总言之,一个基督徒 
(1)他的生活为基督,以主为生活中心。(2)工作为基督——以主为其中作出发点。(3)牺牲吃苦为基督——以主为生命结晶点(1:1
3)。
   
二、活着像基督(1:20;林前3:18;加3:27;罗l3:14)。

    (一)生像基督之生——“无论是生”基督是以神子之资格来作了人子,是屈己、舍己,是爱的人生,是服役于人的人生,是以无我之实行来作成此救世工夫,保罗人生像基督。

    1、为人像耶稣——有耶稣的生活,如本处言对于各等传福音之容量(1:l3-18)。

    2、行事像耶稣——“我所作的……也要作”(约14:12),保罗说“照着我所……叫我羞愧”(1:20)。

    3、形状像基督——不但将来像(3:21),今日亦可变成基督之形状(林后3:l8)。

    (二)死像基督之死——“无论是……死,总……显大”,“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14:7-8),保罗之一生“不以性命为念”,“为我……骨肉之亲……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9:3)。他之死真为主死,效主死以死荣主。

   
三、活着就是基督(1:21-30)。

    (一)活着就是基督 
本句为全经之金句,亦为信徒得救之目的。
    1、活——“活”指灵生命,“基督是我们的生命”(西3:4),真基督徒必是“活着”“现……乃是……我里面活着”,他是我生命之来源,亦为我生命之中心、模型、目标。

    2、是——此灵生命不是为基督,像基督,乃是基督。

    (1)即长成基督的身量——先有基督的生命,继有基督成形于心,再披戴穿上基督,终则长成基督身量,方可说“活着就是基督”。

    (2)是跑到基督标竿——耶稣为完人之范,保罗“忘记背后……直跑”是欲达到作完人的地步,即“真人”、“完人”、“基督人”。

    3、我——此我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之我(加2:20)。即不再是“自我”、“旧我”、“老我”,此我不是我,乃是基督。即活出基督来。我活着即基督。

    (二)死了就有益处——生与死究竟何者为更美呢?死即“得获了”。按“益处”二字或译“得释”,人到死时即得着所要得的了。

    1、死即得生的起头,入永生世界之伊始。
    2、死即得着灵魂的释放——“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穿上那个”(林后5:4)。

    3、死即得见我之真我——我之所以为我——我为何受造,有何总归。

    4、死则得与主同在了——所以保罗说:“这是好得无比的”。

    (三)愿仍活于世(1:23-30) 
活着即基督,死了即益处。这二者何者更美呢,为个人则“情愿离世……”(23节),但为会众,则仍愿活在世间。

    1、使信徒长进喜乐(1:25)。
    (1)非长进不喜乐  (2)非喜乐不长进。

    2、为福音齐心努力——盼望你们“站立……齐心努力”(1:28)。

    3、蒙恩得为主受苦——为主受苦是“蒙恩”,是主的恩典,是分享主恩、非蒙恩则不配为主受苦。如当日之门徒们以配为主受苦就心里欢喜(徒5:41)。

    总言,本章所论活着“为”基督是指生活的动向,是“体会”基督,传扬基督而有基督的心。再言活着“像”基督,是言生活的状态,是见证基督,显大基督生活,基督化。总言活着是基督,是生活的实际,是代表基督,荣耀基督而为基督人。

 

第四章 
基督虚己的模范
(2:1-30)

    本书上章末节言:“并要为他受苦……你们的争战,就与……现在所听见的”(1:29-30)。信徒之争战原不一等。本处所言,即与上文紧接,指着为道理所受的苦难说,信徒当如何以基督为模范,乐于为人牺牲。

   
一、心主之心(2:1-5) 
以基督之心,无非以众人之心为心。
    (一)同情(2:1-2)他是神性人,是完全人,他“在凡事上与众弟兄相同”。他亦曾诸事受过试探,本处所言信徒精神方面的同情,共有五样:
    1、基督里的劝勉——是为基督,在基督由于他而劝勉。

    2、爱心的安慰——普通的爱情尚能有感力,何况基督的爱呢?
    3、灵里的交通——此种交通非出于感情乃出于灵感。

    4、心中的怜悯——与哀哭者同哭,唯有分人之忧苦,方能有满足的喜乐。

    5、相同的心意——“爱心相同……意念”即总结以上,果能如此,即以主心为心了。

    (二)通情(2:3-4) 
由于同情之心进到深深通情之心。
    1、凡事不可结党——以会众之心为一己之心(3节),一视同仁,勿偏私。

    2、勿贪图虚荣——勿护己之短,夺别人之荣。

    3、看别人比自己强——视他人之长为个人之长,而深觉“别人比自己强”了(3节)。

    4、虽顾己亦顾人——以别人之事为自己的事(4节),彼此互助,推己及人。

    (三)爱情(2:5) 
神的心即爱,以上所论之同情,通情心,无非出于爱心。必须心中充满了基督的爱,方能以基督之心为心。
   
二、行主之行(2:6—11)   
论基督之二等地位,亦信徒虚己升高的原则。
    (一)论基督之降卑——共七步:
    1、虚己——舍去原有的神荣神象。
    2、成人——确有人性与我们一样。
    3、为奴——服役于人(太20:28)。

    4、自卑——为拿撒勒木匠。
    5、顺服——以遵行父旨为食物。
    6、以至于死——“我的命……是我自己舍的”

    7、且死于十架——受最惨的死刑。
    (二)基督的升高(2:9-1)  1、升为至高一一恢复并与父同享创世前的荣耀。2、名超万名一一“名”字之意是指其权柄、德能、地位言。复活后有新名,即有新权柄、新地位,可以兼行天地之新政。3、天上崇拜4、地上屈膝5、地底下拜服 
6、尊他为主7、荣归于神。
   
三、乐主之乐(2:12-30) 
本段论牺牲之喜乐。提出个人与照主榜样乐意为主牺牲为证明。
    (一)保罗的乐上加乐,因信徒的喜乐而喜乐(12-l8节)。

    1、乐其没有空跑,为会众而为主(12-17节)。

    (1)乐会众作成得救工夫(12-l3节),此得救工夫之作成有两方面:
    甲、是在个人——却要在主里顺服战兢,作成得救工夫。得救虽因信,但个人亦有本分。此言不仅指称义,亦指成圣之功。信徒所以成此工夫即顺服,恐惧战兢,唯恐仅仅得救,如从火中出来。

    乙、是在于神——“因为你们立志行事……成就他的美意”(13节),不论是志愿,是努力……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在我们里面运行。神的运行成了我们的行动,并非藉神之运行而顺服而行动。神之运行与我的行动合之,则成得救工夫,成就神的美旨。

    (2)乐会众显明生命之道(2:14-l6)  “使你们无可指摘……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15-16节)。

    2、乐其为主浇奠为主亦为会众(17-18节)。

    (1)以会众的信心为供物信徒的信心在主眼中看为宝贵。
    (2)言若我被浇奠其上亦喜乐——若是可能个人流血为奠祭,与信徒之信心同为祭物共献与主,以为印证,亦是喜乐的。

    (3)可以与众人一同喜乐(18节) 
我在你们的信心上被浇奠,是我的喜乐,你们的信心被我浇奠,亦是你们的喜乐,如此我们可以一同喜乐。
    (二)同工的喜乐与共在主里同心同情(2:19-20)。

    1、因提摩太而得安慰(19-24节)。

    (1)对于个人——保罗可因提摩太得知腓立比教会的近况而得安慰。可知保罗是如何挂念教会。

    (2)对于会众——会众亦可知保罗的近况而得安慰,更因提摩太与保罗最同心。

    2、因以巴弗提而转忧为乐(25-30节)。

    (1)先言保罗已因其转忧为乐——以巴弗提到罗马后病重,终因蒙“神怜恤”而得痊愈。

    (2)望会众亦因其转忧为乐——会众听见以巴弗提有病,不能不忧心,所以保罗速打发提摩太回去,叫会众可以喜乐,且乐上加乐。

 

第五章 信徒最大的得获
——得着基督得着我(3:1-21)

    本章可以第12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要我得的”,即信徒最大的得获。此节应译“我可以得着基督耶稣得着我”,简言之即“我得着基督得着我”,基督得着我。

   
一、我得着基督——自右而左念(1-8节)即作了得救的人。

    (一)基督外我无所有——当时假师傅诱惑信徒,靠律法割礼等等在基督以外皆无益处,保罗即在此说起他个人在基督以外可夸之事(4-7节)。

    (二)基督内总括万有…基督是我们的万有,得了基督即得了万有,因耶稣已总括万有。“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
    (三)得着基督甘舍万有得获基督出何代价,保罗即为主将万有看成粪土,不舍我所有,不能得基督与基督所有。

    1、此代价像是最高——舍我所有。
    2、此代价确亦最低——究竟我何所有,我所有有何价值。

    3、此代价人人能付——我的好处不在主以外,在主外根本无价值,亦不属我,舍此何所失呢。某君临去世时留一对联言:“叹,叹,叹,叹世人角智角能,终归梦梦——悔,悔,悔,悔自己为名为利,究属空空”。

   
二、基督得着我——自左而右念(9-12节),我得着基督即得救了,固然要紧。基督得着我——即成圣了,是更加紧要。

    (一)是我归与基督——我得着基督是基督属于我,基督得着我是我已归于基督,或说是奉献基督。多人虽属基督还不归基督,几时基督得着我,我即不在作自己的人。在我里面不仅换了一个新生命,亦是生活换了中心点。以往是自己,现在是耶稣。凡事亦换了一种新动向,且有一种新能力。

    (二)经验主复活的大能——“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得以从死里复活”,主复活是生命的大能。“因……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1:4)。“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弗1:19)。信徒非但经验耶稣为我们死一一称义。亦须经验耶稣复活的大能(罗8:11)——得胜。信徒必须经验复活的大能,必死的身体方能活过来(此非指身体得赎言)。

    (三)晓得与主同受苦 
基督得着我是以他的生命换我的生命,我若真为他得着,则必以为他受苦为乐为荣。“晓得”与主同受苦,即尝到与经验与主同受苦之滋味,价值与效力。并且“效法他的死”,这不仅是肯从主走十架路,且是因为经过了苦难,即与罪断绝(彼前4:1)以基督的死对付自己的罪与旧人。

   
三、我得着基督得着我(自右而左而右念)(12-16节) 
即实验得胜的生命与生活。
    (一)活出基督的生命——我得着基督得着我即不但基督属我,我属基督,且正是、正实验、正在享受、正在表现基督在我身上。质言之,即活出我得着基督,并基督得着我的生活来。即彰显出我得着基督,并基督得着我的荣美来。

    (二)跑到基督的标竿(13-14节),即基督为全人类所留完全模范。他是人类的完美代表。他为人所立的标准亦是他“长成的身量”(弗4:13),即神性在人性里的生命,日渐发展到圆满的地步。长成的身量,即是基督的标竿。保罗为此“忘记……直跑”。

    1、努力前进——(13节)不敢自足、自满地努力前进。

    2、努力直进——(14节)务要儆醒,勿偏离正路而误入歧途,认定主为目标。

    3、努力上进——日进入高尚地步,为要得上面的奖赏,此言努力奔走灵程的精神,态度与目的。

    (三)得着上面的奖赏一一(14节)本书所言信徒,略分三等:
    1、得救——即真得着基督的人。
    2、得赏——即“基督得着我”奉献为主的人,必要因工得赏赐。

    3、得奖——奖励跑到标竿的人即得着基督得着我或以所得奖赏是指冠冕说,主再来时有五种冠冕奖赏信徒。

    (1)荣耀冠——为牧人(彼前5:4)。

    (2)生命冠——为忠心仆人(启2:10)。

    (3)不朽坏的冠冕——为得胜的人(林前9:25)。

    (4)公义冠——为跑尽灵程的人(提后4:8)。

    (5)喜乐冠——为主得人的人(腓4:1)。“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15节),到达此完美高尚地步。

    总言本章略分三段:
    (一)是我得着基督——得救——称义——圣殿院子的地步。

    (二)是基督得着我——得赏——成圣——圣所的地步。

    (三)是我得着“基督得着我”——得赏——得胜——至圣所的地步(自17-21节)。

    即特别勉励勿专作地上的事,服事自己的肚腹,“我们乃天上的国民……改变形状如同他……相似”,这是我们的盼望救恩的成功,所以我们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丢弃万事得着基督。(信徒心声第171首)

 

第六章 
平安与喜乐
(4:1-23)

    解经者或以“主已经近了”(5节)为本章要义。如果信徒真觉主近了,自必凡事无忧敬候主临,心中自必有意外的平安。按时语二解:一指主降临之期已近,一指主现在常与我们相近。信徒如能常与主相近当然必有平安喜乐。

   
一、平安的喜乐(4:1-9)   
第一节是承上启下之词,按原文开始应有“所以”二字,指明是紧接上章,我们是“天上的国民……等候救主……从天上降临”而言。因为降临即信徒唯一的大盼望,大快乐,并在主“站立得稳”的大原因。

    (一)信徒站稳的喜乐(1节)信徒站立得稳,到主再来时得站在主的荣耀前,真是极大的喜乐。亦传道人的大喜乐,保罗视腓立比的信徒为他的荣耀与喜乐。

    1、称为弟兄——属灵的同胞。
    2、是亲爱的,乃在基督的爱里而相爱(2:11,林前10:14,林后7:1,12:9)。

    3、所想念的——此“想念”二字乃指想念家人所用之字。

    4、是我的喜乐——信徒站立得住即传道人的大喜乐(约2:4,3:4)。

    5、是我的冠冕——传道人以信徒为冠冕,且以信徒得冠冕(因工得赏)(2:1
6;帖前2:19 20;林后1:14)。

    (二)保守和平的喜乐(2-3节) 
“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有纷争灵里失去和平而失喜乐。

    1、所言不和之人——即两位妇人友阿爹与循都基——皆是会中的同工,亦或是会中的女执事。当时马其顿的女界在社会中颇有地位,于教会中或者亦有权柄(徒16:7-18、40,17:4-12),故此若不合于教会影响颇大。

    2、其不和的原因,谅非品德上的事,或因工作或信仰的意见不同。
3、劝和之法一一即“要在主里同心”如此一切事就解决了。此“在主里”一语,本书屡言之(1:14,2:19、29、24,3:1,4:l-l0),因“在主里”即信徒生命生活工作之中心,是在主里的乐居——是信徒的真相——是超世的原因——是胜罪的秘诀,是工作的能力。

    4、间接之劝和:三节即望“同负一轭”此是一种特别的字,像是指着自己的妻子用的。保罗既未娶,故解经者多指腓立比之牧师,女布道士及同工说的。本书言及信徒在主内团契用了各种说法,如同蒙恩(1:7)同作工(2:25,4:3)向当兵(2:25,同负轭(4:2)同劳苦(2:23,4:3)同心灵(2:2-3)同患难(4:14)同喜乐(2:l7-l8)。

    (三)凡事信托的喜乐(4-7节)     
凡事信托是信徒平安的秘诀,亦满溢的喜乐。
    l、凡事信托则靠主喜乐——若能凡事信托即必要喜乐——要靠主喜乐——要靠主常常喜乐。

    2、凡事信托则“无挂虑”——因为已经藉着“祷告、祈求,感谢”将所要的都告诉了神,祷告是普通的,祈求是专一的,指明为一切的事求问神的祈求,感谢是祷告中之一部,是最高的祈求,极有力的祈求。新约以感谢当名词用l5次,保罗用10次,当动词用38次,保罗用了24次,故保罗被称为感谢的使徒,著者在此教训我们:
    (1)要凡事祷告(2)要专一祈求(3)要与感谢并行。

    3、凡事信托则“意外平安”——凡事信托则不担担,自然有意外平安,而且你既信托神,神亦必“赐你意外平安”。此平安“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使你平安中又有平安。

    (四)心无愧怍的喜乐(8-9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一乐也”。

    l、所思念的(8节)有八样可分四类:
    (1)真实的、可敬的——指性质。(2)公义的、圣洁的——指品行。(3)可爱的、有美名的——指关系于人的 
(4)有什么德行、有什么称赞——指实行的效感。合此应常常念兹,务使思想成熟而能见于实行为要。

    2、所实行的(9节),保罗在此以身作则说真传道不但以口,亦以身传。

    (1)所学习的——即保罗前在腓立比时所教训的,所实行的。

    (2)所领受的——指会众所领受的真理与灵恩。

    (3)所听见的——指会众凭耳闻所知保罗所讲所引的事。

    (4)所看见的——即保罗的模范,此即传道无上的秘诀。

   
二、喜乐的平安   
在本处所言喜乐的平安,其原因:
    (一)在于靠主已学会知足(11-12节) 
“无论……学会了”(11节),“知足”即胜过环境的秘诀,所以接着又说:“我知道……都得了秘诀”(12节)。

    1、遇艰苦境遇时——“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的能力不外靠主喜乐——凡为主所受一切贫穷、饥饿、缺乏,未有不以苦为乐,以辱为荣者,保罗得了秘诀。   

    2、处于福乐环境中——更当靠主利用机会,荣归于神分润与人,不可自私自利,浪费在自己宴乐中。乐能以我所有皆主所有,以己之余补人之不足,亦即深得处富厚之秘诀。

    (二)在于靠主凡事都能作——本节坚固了许多人之信心,加增了许多传道人的力量,不是依靠势力与才能,乃是靠着主——靠主的能力,在凡事上都能。

    (三)在会众有主爱的同情(14-18节)保罗虽然“样样都有……已经充足”似不需会众的供给,但是供给:
    1、原是美事(14节)——会众分传道人之忧苦,表现乐助同情之心,实是“美事”(加6:6;可9:37)。

    2、要归在自己“账上”(15-17节)——腓立比教会供给保罗,在保罗方面“并不求什么馈送”,在会众方面却愿他们的“果子渐渐增多”且必归在他们的账上。

    3、会众必蒙主厚赏(19节)——主曾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因为“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多种多收,少种少收”。神“必多多加给你……叫你们凡事富足”。

   
三、喜乐平安的结语(20-23节)有三样:
    (一)归荣耀与神(20节) 
著者写书一毕,心中满了快乐,深觉主爱无量,一切皆由于神,即开口赞美神说:“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二)问众圣徒安(21-22节)——l、个人亲笔问安,问主内众圣徒安 
2、代圣徒问安,其中谅有路加(西4:14;门
24节),推基古(弗6:21;西4:7),以巴弗(西1:7,4:12),马可(西4:16;门24节),耶数犹士都(西4:ll),阿尼西母(西4:9;门l0节),并以巴弗提(腓2:25),“该撒家里的人特特地问你们安”。

    (三)祝福(23节) 
“愿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在你们心里”。保罗的书信开端及结尾皆是祝福语。

 

第七章 信徒经验中之基督

本书的中心意思是论基督的生活,并基督徒在基督里的生活。腓立比教会是建立在苦难的根基上,即成了一个最荣美高尚的教会。“花蕊虽苦,果却香甜”,而且此苦难中的果子亦乐意为主受苦。堪为新约时代的模范教会。保罗自不能不为他们欢喜、快乐、满腔热爱、娓娓而陈、满带柔和、和蔼的态度。充满了友谊、信任、感情如向挚友倾吐衷怀,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但其所言不外基督徒如何经验基督,或说基督如何在信徒之经验中,成了圣徒之生命、能力、恩赐、平安、喜乐、安慰、智慧、公义、满足、丰富与标准。信徒亦乐为主结果子、作圣工、受苦辱、负十架、传福音,为他而活,候基督再临,而为喜乐、平安、丰富、知足之秘诀。

 
一、基督与信徒

  (一)基督是我们的生命(1:1)  “我若活着就是基督”(1:21)。   

    (二)基督是我们的榜样(2章)——他是我们完人之范,是真人的表象(2:5-11)。

    (三)基督是我们的标竿(3章)——他是我们最高完全的标准(3:13-14)。

    (四)基督是我们的能力(4章)——“靠着……凡事都能作”(4:I3)。

   
二、信徒当存基督的心

    (一)传福音的心(1章),为福音齐心努力(1:5、7、12、16、27)。

    (二)存虚己的心(2章),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样式(2:4-8)。

    (三)存努力的心(3章),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3:12-14)。

    (四)存知足的心(4章),无论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4:11-12)。

   
三、基督之所在

    (一)在我们里面(1章)   
为我们的生命(1:21)。
    (二)在我们的外面(2章) 
效法基督的模范,有基督的榜样。
    (三)在我们的前面(3章) 
为我们的标竿。
    (四)在我们的上面(4章) 
随时的看顾祝福,听我们的祷告。
   
四、信徒与基督

    (一)为基督受苦(1章)   
并要为他受苦(1:29)。
    (二)作基督的精兵(2章) 
同作工、同当兵,作他工夫不顾性命(2:25、30、17)。

    (三)候基督再临(3章)   
等候基督从天降临(3:20)。
    (四)享基督的丰富(4章) 
照他荣耀的丰富在主内使一切所需都充足(4:1、19、13)。

   
五、基督与信徒的关系

    (一)个人关系(1章)     
他是我们的生命(1:21)。
    (二)已经的关系(2章)   
为我们降生,为我们舍生(2:5-11)。
    (三)将来的关系(3章)   
为我们二次再来,使我们身体得赎(3:19-21)。

    (四)现在的关系(4章)   
是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能力(4:4-13)。
   
六、信徒对基督的本分:
    (一)活着为主作证(1章)   
无论生死总叫基督在我们身上照常显大(1:12-27)。

    (二)死时乐为主浇奠(2章) 
我以你们的信心作祭物,我被奠于其上亦是喜乐12:17)。

    (三)复活为主显荣耀(3章) 
今日与主同复活(10-11节),将来与主同显现(3:20-21)。

    (四)永生名被主纪念(4章) 
名被写于生命册上,永远被主纪念(4:3)。
   
七、在基督里的生活:
    (一)结满基督喜悦的果子(1章)   
作诚实无过的人,结满了仁义的果子,荣耀神(1:ll)。

    (二)作成基督救我的工夫(2章) 
“战兢恐惧作成得救的工夫”在我身上成就神之美旨(2:12-13)。

    (三)舍弃基督以外的万事(3章)   
在主以外万事如粪土,超脱万有,方能逍遥自由。
    (四)乐得基督以内的满足(4章)  
完全的胜利是在乎征服自己,完全的满足是在乎得着基督,完全的喜乐是在乎凡事信托,完全的丰富是在乎基督里的享受。基督是我们的模范,标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