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简介

以弗所书导论

 

导论
作者 对于以弗所书的作者问题,学者常有争议,主要是因所谓「非保罗」的词汇、词组和风格所引起,但是在大家都认定作者为保罗的书信中,这些用语也偶尔会出现。以弗所书和早期保罗书信的许多差异,都属微不足道。例如:有些人提到「真正的保罗」讲基督是头(林前十一3),* 教会是祂的身体(罗十二4;林前十二12)时,是分开来讲的。可是古代的哲学家有时会将身体的比喻和头连起来用,有时却单独用,而且要求保罗在这仅存的几封信中完全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对他并不公平,因为其他的作者并没有如此。
  以弗所书、腓立比书和歌罗西书与保罗早期的许多书信有所不同,似乎是在他于古代学术环境中传讲基督教之后所写的;在学术的氛围中,他一定会用哲学词汇向听众讲演(徒十九9)。保罗常迁就听众的程度,这可以从他其余的作品中看出(如:罗一;林前八),而他一定也会顾及以弗所人所偏爱的类似 * 斯多亚派的用语,这类用语在以弗所和腓立比较为盛行;歌罗西则流行中 * 柏拉图(Middle Platonic)用语。以弗所书的作者问题,在学界一定会持续争论不已,但本注释书所采取的立场,是以保罗为作者。

风格 保罗在本书中的劝勉,可分几个大项,似乎都与收信者的情况吻合(不过他是用标准形式来谈这些问题)。凭这个理由可以辩证,以弗所书并不仅仅是一封讲论一般真理的「书信式散文」。
  本书富含平行句和重复用法,有人将它与希伯来诗相较,但这些方式也是颂德* 修辞学(即:对神祇或人的称颂辞)常用到的。本书信的前三章常用敬拜的词汇,就是将古代书信开头常出现的祷词和感恩扩展。保罗在此的作法和平时一样,将古代不同范畴的修辞学混合在一起使用:书信中劝勉的部分是「评议式」,要说服读者采取某种行动;其余部分是「颂德式」,诸如他对神的颂赞,和对那在宇宙中彰显神荣美之教会的颂赞。
  保罗写此信的同时,可能也在为其他信件打草稿(如:歌罗西书),他用一位文士来写几封信,帮助他修饰主要的信息,以配合不同教会不同状况的需要。

背景状况 保罗是从监狱里写此信,可能他人在罗马。小亚细亚一带(如以弗所)的读者应当知道,他受到指控,说他带一名 * 外邦人进入圣殿,因而被捕(徒二十一28~29,二十八16)。在以弗所教会中,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种族或文化的分歧,是教会的重大问题(参:徒十九17),而保罗是古代最具知识、最有资格向两方发言的人之一。
  在被罗马政府监禁的时期(可能在罗马),保罗也察觉逼迫可能即将临到,而教会必须在社会里有美好的见证(参:弗五21~六9的注释)。他也很清楚,在异教之风鼎盛的小亚细亚,教会必须与自己的这些背景──邪术(徒十九19)、占星术,和转换星运的努力等挣扎(参:弗一8~11、19~23,三9~11的注释)。

注释书 最彻底、最有用的,是 Markus Barth, Ephesians, AB34, 34A, 2 vol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4);以及 A. T. Lincoln, Ephesians, WBC 42 (Dallas: Word, 1990)。但若无法阅读希腊文,就可以选其他注释书,如,G. B. Caird, Paul's Letters from Prison, New Clarendon Bibl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eorge Johnston, Ephesians, Philipp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Century Bible (Greenwood, S.C.: Attic, 1967)。对以弗所书五18~六9的深入探讨,可以参考 Craig S. Keener, Paul, Women and Wives (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92), pp. 133~224, 258~79。

以弗所房屋中的壁画

以弗所的基督徒标志

──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