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一章

一1~11
尼希米有关其使命的祈祷?
一1 尼希米 在主前五世纪中叶,亚达薛西一世年间(主前465~424年),尼希米官拜波斯王酒政的重要职位。主前四六○年埃及发生叛乱,五年之后才被平定。美索不达米亚以北一个行省的总督默加比朱斯又在主前四四八年造反。可见这是帝国历史中的动荡时期。因此可以想象,波斯这时必定愿意与帝国中的几个少数民族──如犹大人等──结盟。是以主前五世纪中叶时犹大人如尼希米等能在帝国中任此高位,是很可信的。
一1 基思流月 基思流是被掳之后的希伯来月名,相等于公历的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中旬。主前六世纪末犹大人被掳之后,显然承袭了巴比伦人历法的月分名称,一直沿用到波斯时代。
一1 年代小注 「二十年」所指的是甚么时候并不清楚(原文并没有和合本的「亚达薛西王」五字)。它可能是指尼希米来到书珊城之后的第二十年。但可能性较高的看法则认为这是指亚达薛西一世的纪年(主前465~424年在位),本节只是略掉他的名字而已(见:尼二1)。若然,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就是主前四四五年。
一1 书珊城的宫中 书珊的卫城(NIV)是波斯君王冬宫的所在。书珊城历史悠久的其余部分,与它是分隔开来的。至少由主前第四千年纪开始,已经有人在书珊定居。书珊后来成为以拦的要塞,直到主前七世纪被玛代人和波斯人攻取为止。占地十英亩的卫城位于遗址北端的高地,称为阿帕达纳(Apadana)之处。王宫是大利乌王所建,他好几位继承人都曾使用这地方。
  考古学家在王宫的挖掘找到不少的设施,其中包括波斯王的听政厅。宫殿是个正方形的建筑物,边长超过三百五十呎,各有七十二根石柱,高度估计在六十五至八十呎之间。位于巴比伦东面约二百二十五哩的大书珊城,是建筑在三座山头上,俯瞰肖尔河(Shaur River)。菱形的遗址周边长约二又四分之一哩,占地几达二百五十英亩。此外,城东山谷对面,又有一个占地二十英亩的商人特区。
一2~3 耶路撒冷的光景 自从一百四十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所毁以后,耶路撒冷一直是个废墟。城墙、城门被毁的城市,对于外来的侵略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以斯拉记记载在亚达薛西一世当政的较早年间(约主前458年),曾经尝试重修城墙,但不能成功。因此这些人所描述的显然是最近一次的失败尝试。有人提出亚哈随鲁年间,波斯曾经攻打耶路撒冷,但证据不足。而波斯和希腊军队曾经在黎凡特南部互相攻击,却是有案可稽的。
一4 尼希米的反应 尼希米的反应,是犹大人面对惨事时的典型举动(见:拉九3~5)。头发和胡须往往在哀悼时剃除。祈祷时经常同时禁食,暂时放下身体上的需要,以求集中注意在所面对的问题上。
一4 祆教的「天上的神」 「天上的神」一语是波斯帝国的常用语,后来成为犹太人宗教语言的一部分。主前五世纪埃及伊里芬丁的犹大书函中,也有使用这个字眼。这称号可以上溯到伊朗圣人琐罗亚斯德(Zoroaster);他大概来自主前第二千年纪末期,但生卒年日未能确定,至今仍众议纷纭。到了大利乌一世年间(主前521~486年在位),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称为祆教)已经成为波斯诸王所信奉的宗教。祆教徒所崇拜的「天上的神」名叫阿胡拉马兹达,是位有美善计划的永存者。他们又相信另一位邪恶神明的存在,作为阿胡拉马兹达的对应角色,其能力与阿胡拉马兹达相等。但尼希米毫不犹豫地把这常用的名号冠以耶和华。
一11 酒政 在古代近东宫廷中,酒政的地位十分重要。他能够直接与君王见面,因此有很大的影响力。亚述和波斯的文献和浮雕都有酒政的描述。酒政接近王的禁宫,因此往往是太监。但并没有证据显示尼希米是如此。后期的史料称酒政为试酒者。除此以外,酒政又是印章戒指的持护者兼首席财政大臣。

──《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