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十四章
下一篇
十三14-19
以色列王约阿施:约阿施和伊莱沙
叙述中记下了约阿施之死后,又回头提说一件关于伊莱沙的事迹。这是自第九章初以来,伊莱沙第一次再出现,而我们在这里看见他经过50多年作以色列众先知之首后,现已垂垂老去。虽然上文作者对约阿施加以批判,但在这故事中,他却专一敬重这位年老的神人(比较王下八4-6)。
约阿施在第14节的话,是复述伊莱沙在伊莱贾离开时之惊叹(王下二12,参看该段注释)。约阿施这样说,是承认伊莱沙是以色列人的力量和保护者,并因他快要离世而长哭。由于以色列的「战车马兵」实际上已被摧毁了(7节),所以他的长哭显得特别沈痛。伊莱沙去世后,以色列会否变得全无保障呢?
这故事中包含一些象征性的行动,像先前关乎伊莱沙的神迹故事一样。然而,在这事件中,那些行动是由约阿施行出来(虽然他射箭时,伊莱沙把自己的手放在王的手上,16节)。伊莱沙的预言(17节)证明,这次事件所指的,是以色列人必然战胜亚兰人,抵挡他们的攻击。第一个行动象征得胜和复兴。然而,王作出第二个行动时做得不够,因而限定了他只能有限度地得胜亚兰(19节)。这大概是显出他缺乏信心或决断。
第17节提到的「亚弗」,大概跟列王纪上二十章26和30节的亚弗相同。这城位于加利利海以东,但不要与约帕以东约12哩(20千米)的沿海城市(撒上四1等)混淆。
十三20-21
伊莱沙之死与死后的神迹!
伊莱沙不像伊莱贾,他只是经历正常人类的死亡、埋葬和朽坏。这事件必是发生在他逝世最少两年之后,因为文中提到,只有他的骸骨留下来。这死后的神迹,在圣经中再没有类似的事件。这故事的重点可能是再次强调伊莱沙独特的能力,显出那存在他骸骨中些微的能力,也足以使一个死人活过来。更重要的是,这象征伊莱沙在前几节经文中的行动,能在他死后为以色列带来新生。
十三22-25
以色列王约阿施:以色列开始得拯救
虽然约哈斯曾寻求神并得蒙垂听(4节),但他在位期间,以色列并未能从外邦欺压中得拯救(22节)。哈薛由其子便哈达继位后(大概是第三个便哈达;参上文王上二十1之注释),约哈斯之子约阿施在战役中的胜利,才开始为以色列解除忧困。约阿施的3次胜利,就是伊莱沙所预言的胜利(18-19节)。这是以色列复兴的开始,这次复兴在约阿施的继任人执政时达致高峰。
正如犹大得蒙保守与神给戴维的应许相提并论(王上十一36,十五4;王下八19),第23节也把以色列之得蒙保守与更古老的约──神与整个民族的祖先所立的约,包括得应许地之约──相提并论。从人的角度来看,以色列当时的生死存亡只是系于一线,但事实上,这却有着神所定立和持守的约作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