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注释

哈巴谷书要义

第一章 概论

    按圣经所载,神民之劲敌有三:即以东、亚述与巴比伦。在俄巴底亚书内,我们已看见神如何刑罚以东,于那鸿书内,又看见神如何刑罚亚述(尼尼微为亚述之京城)。在本书内即看见神如何刑罚迦勒底(京城即巴比伦)。所以本书是紧与那鸿书相接。而且在那鸿书内,曾论及亚述人如何逼迫犹大,令其进贡;在本书则论犹大在脱离亚述人的轭以后,复肆无忌惮陷于重罪,先知则预言他们必将被毁于迦勒底。但迦勒底也必不免受刑。

   
一、著者 
书之著者,即先知哈巴谷。其为先知之时,约在犹大王约西亚王之末年。其事迹除本书外,皆无从考究。或以看他的祷词,正如诗篇,且可用谱调歌唱,则以为他必是列在圣殿内之音乐班中,按犹大古传,他即书念女子,因以利沙为之祷告所生之子,且因以利沙之祷告而复活者(且言那鸿即撒勒法寡妇之子,曾经以利亚祷告而复活者)。但其所处年代不甚符合,即以为他的寿命较长,曾被天使带到但以理的狮子洞中,去供给但以理。此遗传固不可凭。按灵意说,却是对的,因他既为一代之信心伟人,且是“因信而得生”。凭信生活的但以理(但l:12-13),当然是得了他灵性上的供养,连他在狮子洞中时,未尝不是得了哈巴谷信心的力量。

 
二、引言 
书之引言,只有一句话,即“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此引言虽是极简单,却是最真确的。一则,他是先知,是神所宣召、所兴起、所任用、所启示的。因为他是神的先知,虽未明言他的出身、他的家乡、他的年代,只说他是主的先知。他的资格已经够了。二则,他得了默示,按“默示”原文是“重担”,对于他的责任,并他发表的一切问题,真是一个“重担”。三则,他所发表的,是他所看见的。按“所得的默示”之“得”字,原文是“看见”。他所见证的,是他看见过的事,不是他的言论,他的理想,乃是他所看见的,他已经见过的,他是主的见证人。在本书里,主特以哈巴谷为见证人,因而他所说的。皆是他所见过的,他无愧为主作见证。非见过,不够见证的资格。主曾论他自己的见证说:“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约3:11)。

   
三、要旨 
书之要旨,解经者或看法不同:
    (一)神之眷顾
    即神如何眷顾他的子民,虽受异邦之侵凌,或各方面之困难等等,皆在神眷顾之下。“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神面前肃敬静默。”

    (二)是为神利用者受刑
    神借迦勒底人刑罚犹大,并非以迦勒底人比犹大人好,不过神借迦勒底人为工具,“如同杖、如同棍”借着责打他的子民。可是迦勒底人过于凶残,“吞灭比自己公义的民”,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如此“自尊为大”,以“人血建城”,能不重遭天谴吗?
    (三)论信心的生活
   
本书最要的意思,即论到信心的功用与价值。啥巴各即信心的先知,显明了信心的实际。总起来说,这三种看法还是相合的,神实在是眷顾了他的子民,在他子民被掳遭难的一切过程中,处处皆表显了神的美旨。那些迫害神民,掳掠神民的,虽一时被神所用,终不免受神的谴责。我们信徒在这一切遭遇中,只需凭信心,即可安然度过,因知神的旨意,皆是尽美尽善的。

   
四、名称

    书名哈巴谷,不但是因为先知哈巴谷所著,且以书之要义即“哈巴各”。以“哈巴谷”之意,即怀抱神的旨意。人在苦难中,如何能有镇静的态度、坚忍的精神、不变的信心,甚至“以苦为乐、以辱为荣”呢?必是要作“一个哈巴谷”,怀抱了神的旨意,确知神的旨意永不会错,神也永不误事。他的旨意,我虽然一时不明白,好像阴雨弥漫,但不久即见晴天白日显出来,使我可以恍然于神旨的美妙,并苦难的功用与价值!
 
五、分段

  (一)一种分法
  1、先知之问言(1:1-2:4)
  (1)第一问言并答复(1:2-11)
  (2)第二问言并答复(1:12-2:4)
  2、先知之宣示(2:5-3:19)
  1、论骄纵(2:5-20)
  2、论公义(3:l-l9)
  (二)二种分法
  1、先知悲痛的呼求(1:2-4)
  2、先知所得之答复(1:5-11)
  3、先知痛心之诘问(1:l2-17)
  4、先知儆醒之守望(2:l-3)
5、先知种种的警告(2:4-20)
6、先知最高之祈祷(3:1-19)

第二章 
哈巴谷的祷告

    本书所记载,多半为哈巴谷的祷词。我们看他的祷告,可知他是一个祷告的人,是个祷告有信心、有能力的人,大可以为我们的模范。虽然旧约时代的信徒,与新约时代的信徒的祷告,显有不同,不论是态度、是关系、是倚靠、是祷告的目的等皆有分别。如旧约时代多存敬畏,新约时代多有亲密;旧约多有形的、物质的,新约则多为无形的、属灵的。以摩西与保罗的祷告相比,可立时看出彼此不同之处。但我们看哈巴谷祷告,却仍对我们有极大的帮助。试略言其祈祷的态度:
 
一、为会众衰败伤痛的祷告(1:2-4,12-17)
  似乎他在黑房子里的祷告,不像雅各祷告到天明。
  (一)哀求(1:2-4)
  是因国家多罪,真理埋没,在暗无天日中,向神哀求。所最痛心者,好像虽然呼求,却无效力。
    1、不应允——“我呼求你,你不应允,要到几时呢。”

    2、不拯救——“我因强暴哀求你,你还不拯救。”

    3、不理会——“你为何看着奸恶而不理呢。”

    4、不显明——你既不应允、不拯救、不理会,“因此律法放松,公理也不显明。恶人围困义人,公理显然颠倒。”

    (二)诘问(1:12-17)
    因哈巴谷哀呼,神示以迦勒底人必行讨伐。哈巴谷心甚不安,而诘问神。
    1、为何看着不理呢?“耶和华啊,你派定他为要刑罚人,设立他为要惩治人。”但是“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行诡诈的,你为何看着不理呢?”

    2、为何静默不语呢?以色列人虽然有罪,但迦勒底人更有罪。“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呢?”

    3、为何使人遭遇惨苦呢?为何使人如鱼,被人用钩钩住,用网捕获呢?——这是为教会之败亡极痛之祷告。

   
二、在望楼求主显现的祷告(2:l-4)这是进步的祷告

    (一)态度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观看”(2:l上)。

    1、立定志向——本段好像是与上紧连,仍是一次的祷告,但按“我要”二字,可知他是另定了一个坚决的志向,非达目的不停止的祷告,故言“我要”。

    2、站在望楼——要立在高的地步,时时了望着教会有何危险,有何仇敌,有何需要。

    3、时刻儆醒——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楼上是表明一种儆醒谨守的态度,毫无倦怠困惫的样子。

    4、急切等候——站在那里,也是表明一种等候,且是急切等候的态度。

    (二)希望
    “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我可用什么话向他诉冤”(2:l下)。

    1、要得主的指示——“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祈祷是神人双方的事,属灵的电话打通了,自然得天上的回响。

    2、要诉我的冤屈——“我可用什么话,向他诉冤”?不论在我们心中受了什么压迫,有何疑难,都可在神前陈述,心中立时就得安慰。质言之,祈祷的希望,第一,即得了主的“耳朵”,听见我祈祷的声音;第二,即得了主的心,把他的心意指示我。

    (三)结果(2:2-4)
    希奇啊!哈巴谷一上到望楼上,即放大了信心的眼光,也即得了主的眼光,使他在望楼上所得到的指示,竟远超他所希望的。即神不但把事情的终局,完全显示与他;并且把属灵救恩,显然昭示于他。他这一次上到望楼上,站在祷告的高地步上,即信心的地步,灵性的高地步上,便发现了最大最要紧的荣耀救恩。可见一个信心伟人上到望楼上祈祷时,亦即教会最蒙恩时。今日会中有先知之责者,是否常用信心在较高的望楼上祷告呢?
    1、关于历史的——哈巴谷在望楼上祷告所得的结果,关于以色列历史方面的:
    (1)要清楚宣示(2:2)。因关系之重要,要传报于各处,快快传报,跑到各处,随跑随读,读与各地之人听,而且写出来,也可传于后世。

    (2)要等待主的时候——此默示必要应验,也必快快应验,但还须稍待时日。这默示的应验,即关于巴比伦败亡等事,还要迟延,必须等待主的时候来到。

    (3)义人必因信得生——主的默示既然要等到主的时候方可应验,一般目中无神、不信神默示的人,不免自高自大,心不正直,不信默示,不以神的话为然,时日一到,终逃不了神的判断,但那些敬畏神的义人,以信等候神旨意的人,终必因信而得生。坚持信心到底,不疑惑神的默示,到了主的时候,即看见主的救恩来到。这不但是关于第一次巴比伦倾倒,以色列民得解放说的;也是指着在末后的日子,巴比伦还要第二次倾倒,使以色列人再一次蒙拯救说的(启18:l-24)。

    2、关于灵意的——按着圣经,不但有有形的巴比伦,也有无形的巴比伦,此无形的巴比伦,把世界一切人类,全都掳去。惟赖主的救恩,“义人可因信得生”,民即赖主的救恩,可“因信称义而得生”,永远解脱巴比伦的俘掳。此即全部圣经的要义,为主大能的荣耀救恩。先知哈巴谷一次在望楼上祈祷,关系如此重大,可见今日会中的先知人,当如何登较高的望楼,为教会尽守望之责呢?
   
三、求主复兴工作的祈祷(3:1-19)
    第三章是哈巴谷的祷告,也是他的诗篇,用了诗篇的体裁与谱调,且三次用“细拉”。这是哈巴谷最高的祷告。第一次是为教会失败,教会遇难与主辩论,向主诘问所发怨叹的声音。第二次即站在望楼上,扩大了眼光,向主发表他的希望。第三次不但是上了望楼,也是昂首天外,好像看见了主的荣光,在那里求主即刻复兴教会的工作,并在那里高声歌唱赞美。

    (一)对于主
    1、主的工作——一则,求主复兴他的工作,即求主复兴他百姓的工作。教会的工作,他自己荣耀的工作,求主快快复兴这工作。二则,求主在这些年间复兴工作,即求主勿再迟延,要在这些年间复兴他的工作、复兴他的教会、救济他的子民。三则,把他自己显明出来,“救主以色列的神啊,你实在是自隐的神”(赛45:15)。求你现在不要再隐藏,要速速显明出来;不但把你的工作显明出来,也要把你自己显明出来。

    2、主的荣耀(3:3—4)——“他的荣光遮蔽诸天,颂赞充满大地。他的辉煌如同日光,从他手里射出光线,在其中藏着他的能力。”

    3、主的得胜(3:8—9)——“耶和华啊,你乘在马上,坐在得胜的车上……你的弓全然显露……”

    4、主的拯救(3:13上)——“你出来要拯救你的百姓,拯救你的受膏者”,按“拯救你的受膏者”,宜作“为了你受膏者之救恩”。神不但救他的选民脱离仇敌,更是在他的受膏者耶稣基督里,为一切被掳的百姓,施行拯救,他是施行拯救的神。

    (二)对于己
    1、我的敬畏(3:2上)——“耶和华啊,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

    2、我的依靠——(3:l7-l8)
    3、我的喜乐——(3:l8)我的喜乐不在主以外。

    4、我的力量——(3:l9)“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

    这三次祷告,是紧相连的:第一次是先看见教会衰败,心中伤痛向主哀呼。第二次不但哀呼,且在望楼上,借着祷告作了教会的守望者,求主为教会的缘故,即速显现。第三次则一面求主复兴教会,一面在那里赞美主,因为主的旨意美善,主的作为奇妙。

 

第三章 哈巴谷之预言

    哈巴谷全书所载,几乎都是预言,即预言迦勒底人如何侵伐犹大(1:5-11),并迦勒底人所要受的惩罚,有五种“祸哉”临到他们(2:5-13,15-19),以及神借此所显的荣耀。其中有数节是新约曾经引证者,合此数节论,是可以表显神的计划:

一、不易信的一奇事(1:5;徒l3:41)
    神对于他的国,并他所爱的选民,有一永远的计划,此计划之成功,是由于神自己的作为。神说:“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大大惊奇;因为在你们的时候,我行一件事,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1:5)这一件事是关于神国成功的一个过程,却也是关于选民的一种经过,即他们要经过播散的苦难。一则,这种苦难是显然的,“你们要向列国中观看”。二则,这种苦难是令人可惊奇的,要“大大惊奇”。三则,这种苦难是神自己施行的,“我行一件事”。四则,这种苦难是人不易相信的,“虽有人告诉你们,你们总是不信”。

    1、这件事应验于迦勒底人之掳掠(1:6-11)。

    2、这件事更应验于罗马之驱散——保罗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讲道时,曾引证哈巴谷的话(见徒l3:38,40,41)。

   
二、快要临到的日期(2:3;来l0:37—38)
   
关于哈巴谷的默示,有一个日期,这日期是特别的。一则,是一定的,是神所定的,神为他一定的事工,皆有一定的日期,是神特别定规的日期。二则,是必要应验的,“快要应验,并不虚谎”。三则,是需要等待的。“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彼后3:9)。到了神所定的时候,是“必然临到,不再迟延”。这日期,固然是指先知哈巴谷的默示所表显的,却更是指着主再来。因为在写希伯来书的人引证此言:“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来10:37),即把“默示”二字,换作“他”。本节按原文直译为:“还有一点点的时候,他,那要来的就来,决不迟延”。这话明明是指耶稣必要二次再来说的,因犹太人被赶散天下,被圈在不信中,究竟到何时为限呢?即到耶稣再来,那是神所定的日期,是一个一定的日期,那日子必要快到,现在虽像是耽延,不过还有一点点时候,他——那个快要来的,就来,是决不迟延的。

   
三、信仰上最大的标题(2:4;罗l:17;加3:11-14;来l0:38)
    当主尚未回来之前,以色列会众播散在世界各地的生活,流亡艰苦,不堪言状。在这流亡生活中,最要紧的是信心。所以在本处,即大书而特书地说‘义人因信得生”。新约中屡次引证此言:
    (一)引证此言指着异邦(加3:ll-14)
    (二)也是指着犹太(来10:38;何3:4)
    (三)更是指着犹太和异邦(罗1:l6-l7,ll:26-27)
   
四、世界的黄金时代(2:14;赛ll:9-12)
    当主二次再来,不但雅各全家都因信得生,而且“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到那时,“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此即世界的黄金时代:一则,世界的劳苦叹息已过去,如以上所言,不论选民、异邦,全世界皆充满了罪恶,满了痛苦。何幸有一天,这各方面的痛苦都在止息,连万物也要一同“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罗8:21-23)。二则,认识主的知识要充满遍地,世界一切痛苦、一切失败,全因不认识耶和华而来。到那日,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如水充满洋海。这种属灵的知识,是极“荣耀”的,是神的荣耀,也是人类的荣耀。人类不认识主,即失去了人的真价值,即失去了人的真荣耀。

   
五、全地一致的崇拜(2:20;启31:3)
    现世代人的信仰极复杂,但有一天:
    (一)“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惟他是神,他的帐幕要在人间,要和人同住。“据我们的仇敌自己断定,他们的磐石不如我们的磐石”(申32:31)。“制造者依靠这哑巴偶像有什么益处呢?”(2:18-19)
    (二)“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此时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既充满遍地,如水充满洋海,万口都颂扬主,万膝都跪拜主。“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所以全地都在主面前肃敬静默,虔诚崇拜。

   
此五种预言,有很自然的次序,是从犹大家被掳,说到他们被赶散天下,直到耶稣二次再来,千禧年国成立,基督为王。到那时,要看见主的荣耀充满大地,惟耶和华在他的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

第四章 哈巴谷的信心

       
哈巴谷是信心的先知,全书所论,也是信心的问题。用信心的眼光,在仇敌得胜的时代,看到仇敌的失败;在神发怒的时候,看到神的荣耀;在同胞遭难的时候,看到同胞的福乐;在全世界扰乱不堪、公理不显、是非颠倒,如同阴雨弥漫的时候,看见青天白日之晴光。信心的眼光,真是奥妙;信心的能力,真是希奇。

 
一、以信诘问神(1:2-4,12-17)
  其所以诘问神,是因其深信神之神格:
  (一)信神是永在的——“从亘古而有”(1:12)
  (二)信神是圣洁公义的(1:3,12-13)
  (三)信神是听人祈祷的(1:2)——在此,哈巴谷所以大胆诘问神,正是因为他笃信神的神格,他是永远可靠的,乐意听人祷告的神。

   
二、以信称义得生(2:4)
   
此乃圣经中最要之经节,是关于信道之大题,是救恩之金句。新约书内而再而三地引证此言,不但是以此言之关系,有犹太、异邦之不同,也是在各处所注重的不同:
    (一)是重在“义”(罗l:17)
    (二)是重在“信”(加3:1l-14)
    (三)是重在“生”(来l0:38)
   
三、以信立于望楼(2:l-3)
    我们读这段经文,使我们最深地感觉:
    (一)各教会中急需有守望楼
    (二)更需要有人站在守望楼
    (三)急需而又急需者,是有人以信站在守望楼——哈巴谷因为有信,即站在守望楼上:一则,在那里作了会众的眼目“立在望楼上观看”。二则,在那里替会众儆醒。会众往往自己不知儆醒,需要有人替他们儆醒代祷。三则,在那里凭信心忍待神的回答,如得不到神的回答,即站在那里等候不离去,直到“看耶和华对我说什么话”。四则,在那里代会众申诉,即代表会众把他们的心愿、冤枉,向神申诉。

   
四、以信说预言

   
哈巴谷预言了多少关于后来的事,莫不是凭信而言。他写书之要旨,即多论神隐密之眷顾。神既眷顾他的子民,那以势力为神,像风猛然扫过,残忍暴虐,过分苦待神子民的人,神能不报复他们吗?所以本书二章五至二十节,有五个“祸哉”,说到迦勒底将要遇的灾祸:
    (一)因其骄狂纵欲(2:5-8)
    (二)因其贪财不义(2:9-11)
    (三)因其肆行残暴(2:12-13)
    (四)因其沉缅于酒(2:15-17)
    (五)因其拜像崇邪(2:18-19)
   
五、以信奋兴教会(3:2)(弗2:10;林前3:9)
   
神的葡萄园也即神的教会,神决不任凭他的工作荒废,他的教会衰败。犹大虽一时经敌人蹂躏,但神必复兴他的工作,重新建设他的教会。看教会历来奋兴之经过:
    (一)本是出于神的旨意
    (二)神将此旨意放在爱教会的人心中
    (三)爱教会者即为教会奋兴祷告
    (四)神即允人祷告,而复兴他的教会
    我们看哈巴谷的祷告,正是奋兴教会的祷告。他是当时的奋兴家,奋兴的烈焰是在他心中着起来,所以神就借着他奋兴了教会。

   
六、以信安度生活(3:17-18)
    (一)以物质言之(3:17)——本处所言是兵祸以后,荒旱的现象。无花果、葡萄酒与橄榄油三者皆犹太人生活中之日用品。旧约用此三种树代表犹太人;新约用以表明基督的信徒。以无花果取其不花而果;葡萄取其生命丰盛;橄榄取其出油。此三种树皆不效力,可知生活之艰难。而且因战事影响圈内无羊,棚内无牛。处此艰苦环境中,仍因主欢欣喜乐,非有信心,决不能有这样快乐的生活。

    (二)以灵性言之(3:19)——一则,主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灵性的力量。靠着主,凡事都能。二则,主使脚快如母鹿,奔走灵程,力上加力,“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三则,使我稳行高处,越走越到高尚的地步。凡此莫非信心的效力。

   
七、以信遥望主国

    (一)关于主首次来(1:5;徒l3:37-41)所行的一件令人惊奇、不易相信的事。按保罗的引证是指主首次来,关于无形之天国,犹太人不肯相信而言。且指犹太人赶散天下,将他们圈在不信之中,好救异邦人,借此而立教会,即无形之天国。

    (二)关于主二次再来(2:14;赛ll:9-12)“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时,即基督荣耀的国度实现时。在哈巴谷信心的眼光中,对此荣耀国度,已实现于目前,所以说得最清楚而最确切。

   
在艰苦时代中更需要宝贝信心之功用,哈巴谷在犹太将要被掳之前,说了这种极宝贵、极有价值、从信心而发的预言,他自己固然因此得了安慰,以色列全会众也必因此大得感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患难中不灰心。每一句信心的言语,每一件信心的行事,皆是人在患难中、忧苦中的安慰和能力。先知哈巴谷所以能怀抱神永远的旨意,正是信心极大的效力。美哉,信心的先知哈巴谷。

 

第五章 哈巴谷信心的日子

   
基督信徒是度信心的日子,其每日生活,是信心的日子;以其平生而论,也好像一个信心的日子。从旧约的亚伯说起,哪一个属主的人,不是度信心生活呢?哪一个不是凭信心工作呢?哪一个不是因信蒙主喜悦呢?又哪一个不是度了一个信心的日子呢?哪一个的信心愈高愈大,那一个信心生活必愈荣愈美。其信心的日子,也更显得有价值。我们可在哈巴谷书里,看他所经过的信心日子,于我们有何教训:
 
一、信心日的清晨(2:4)
   
信心的先知,在他信心的生命里,表显出来一种生命的光亮,令多少住在死荫地幽暗中的人,见了亮光,得了生命。当漫漫长夜已过,清晨的日光照临时,百花开放,百鸟呜叫,万物好像都苏醒起来,欣赏这有福的晨光。一个得救的信徒,他那在罪孽中,与神隔绝的生命,遽然又复活起来,也是因为得了信心的晨光照临。这信心的晨光是什么呢?即本处所言:“义人因信得生”。这一句话即信心生活的晨光,信心生命的由来,也是信心生命的开始。这一句话内,包含了三个要紧的字,即:
    (一)“信——灵生命最初的动机或起点,即在于一个“信”字。信心好像属灵的眼,睁开即看见了真光。也好像属灵的手,一伸出来,即从主那里有所得。关于救恩最重要的字,在神一面是“爱”;在人一方面即“信”。信即得生命的必须,也即得生命的秘诀。

    (二)“义”——人灵生命之丧失,是因为罪,使人与神隔绝,使人死在罪中。欲得灵命,非把罪的障碍消除,而在神前得称为义不可。但在神前称义,不是在于行,乃是在于信。“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按原文直译:创15:6)。此处明言,是以信“称”为义,不是凭行成为义。按人的救法,往往是“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但按主的救恩,乃是“你当信——就必得救”(徒l6:30-31)。

    (三)“生”——得救即得生,未得生命,即未得救。一个真得了救的,即是因“信”称“义”得“生”,凭着信心称为义,而得生命。信徒因信称义之时,在此灵性生命之伊始,即其信心日之早晨,也即其一生灵性生命之早晨,这是何等有福快乐之时啊!
   
二、信心日之午时(2:l4)
    本处所言是信心的正午
    (一)以量言——此即救恩普世,主荣丕显的时候,故也可称为信心日的午时。

    (二)以质言——此即个人信心日的午间。信徒属灵生命的成长,“认识”不是理智,乃是经验,灵、魂、身体全被道化,即道化的生命。惟信心是生命,方能活出信心的生活。

    (三)以质与量言——因为以量言,于救恩的各方面,皆已亲历;以质言,于救恩的每一方面已有深切的经验,也即到了信心日的午时了。

   
三、信心日的晚间(3:l7-l9)
     本处所言,是指信心的暮景。信心的生活,不都是处于光天化日之中,从极黑极厚的云雾里,透出了美丽的彩虹,更显得光华灿烂。就本处所论:
    (一)按生命言——三种树皆表信徒,当一棵树不发旺、不结果、不效力时,并不失望,仍然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因为生命的发展是在于主。

    (二)按生活言——当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不效力时,是处境最困难时,但信心的安慰与喜乐,并不因此而减少。

    (三)按工作言——此时有什么工作可作呢?还有什么兴趣去工作呢?但是信心的能力,正是在这无工作可作,或不能工作的时候,更显出工作的能力与效率。因为“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当信心日的晚间,更是表显了信心的功能与价值。于信心日的午间,固然看见信心的光华;于信心日的晚间,即更表显了信心的荣耀。信心的午间与晚间,是互相表发效力的。由午间至晚间,而晚间的信心更有能力;由晚间至午间,而午间的信心,必更显光荣。哦!基督徒的信心日,是多么美丽啊!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古人也是“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应当“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作一个信心的先知哈巴谷。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