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简介

士师记导论

作者:佚名   日期:主前1050~1000年

历史背景 本书的事件涉及以色列自主前1380至1050年,从征服巴勒斯坦至君主政治开始那段动荡的历史。虽然迦南地已经在约书亚的带领下大致被征服和占领,但大多重要的迦南据点却未能顾及,要留待个别的以色列支派去征服。士师记记载希伯来人尝试完成占领迦南地的这场战争。士师是在以色列宽松的盟邦时期担任军事和民事的领袖,由于有些士师只管治部分地区,因此他们同期担任管治之职。

作者与日期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得而知,但《他勒目》暗示作者是撒母耳,而撒母耳确实有可能撰写本书的某些部分。士师记的写成日期在参孙逝世和扫罗登基之后,但却在耶路撒冷被征服之前(参看一21;一七6;一八1;一九1;二一25);大卫约在主前990年左右征服耶路撒冷。

写作目的 在历史方面,本书充当巴勒斯坦之征服与君主统治的连系。在神学方面,它提供许多例子,说明遵守律法带来平安,违逆带来欺压与死亡的原则。在属灵方面,即使在这段"各人任意而行"(一七6;二一25)的日子里,我们仍可看见神饶恕悔罪之民的信实。

士师记大纲

壹.士师时期的背景(一1~三6)

一.政治背景(一1~36)

二.属灵背景(二1~三6)

贰.士师时期的历史(三7~一六31)

一.米所波大米人的欺压与俄陀聂的拯救(三7~11)

二.摩押人的欺压与以笏的拯救(三12~30)

三.珊迦得胜非利士人(三31)

四.迦南人的欺压与底波拉和巴拉的拯救(四1~五31)

  1. 故事(四1~24)

  2. 颂歌(五1~31)

五.米甸人的欺压与基甸的拯救(六1~八35)

  1. 基甸的呼召(六1~40)

  2. 基甸的战胜(七1~八35)

六.亚比米勒的暴政(九1~57)

七.陀拉担任士师(一○1,2)

八.睚珥担任士师(一○3~5)

九.亚扪人的欺压与耶弗他的拯救(一○6~一二7)

十.以比赞担任士师(一二8~10)

十一.以伦担任士师(一二11,12)

十二.押顿担任士师(一二13~15)

十三.非利士人的欺压与参孙的一生(一三1~一六31)

1.
参孙诞生的宣布(一三1~25)

2.
参孙的婚姻(一四1~20)

3.
参孙的功绩(一五1~20)

4.
参孙的堕落(一六1~31)

叁.士师时期的叛逆(一七1~二一25)

一.米迦与但人的迁移(一七1~一八31)

1.
米迦和他的私人祭司(一七1~13)

2.
但人的迁移(一八1~31)

二.便雅悯人的战争(一九1~二一25)

1.
战争的原因(一九1~二○14)

2.
战争的进行(二○15~48)

3.
战争的结果(二一1~25)

──《雷历研读本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