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目录
大纲

第四章

悔改的呼召,是教会需要不断聆听的信息,但悔改的表现往往会很狡猾地变得虚假,我们真是需要神的怜悯。

 

四5至六30
对犹大审判的描写

 

四5-31
敌人临近
   

   
本章余下的部分想象性和感性地描写那将要来对付犹大的刑罚。全文都是耶利米的说话,但他是代神发言,其中有些是神自己直接的说话(例如6下)。新国际译本尝试分别先知和神二者的说话,但不容易贯彻地做到。但无论如何,二者所讲的都是真实的,谁在说话并不影响其意义。

   
在第5-9节,耶利米描绘因敌人来临所带来的痛苦。号角是作战的警报,农民可逃至城中求保护,在那里可防御敌军。对锡安发出的记号大概是警报(5-6节);那残暴的敌人如同狮子(比较二15)一般,已经出发,进行毁灭性的征伐。但先知仍未指出这敌人是巴比伦国;「从北方来到」这词组并没有清楚的提示,因为任何敌人(除埃及和犹大的近邻以外),都会发现从那方向发动攻击是最理想的。神在这里向全民发出呼吁(8节),祂虽然揭发了那些假领袖(9节),但其它人也逃不了他们的责任。

   
耶利米并非对祂传讲的信息漠不关心,第10节描述他的内心感受(十五18)。他在失望中控告神欺哄百姓,责怪神容让假先知使百姓相信平安的信息(比较六13-14)。但神对他的回答是祂的审判必定来临。

   
第13-18节再次生动地继续描绘危险来临的景象,如同一个守望的人一直在观察敌军的临近(13节)。在第15-16节,消息先从以色列的北方但发出,当敌军接近时,消息传至在中央山区的以法莲,然后传至耶路撒冷。这些信息可能是要呼吁犹大悔改(14节),以免遭受灾难;但耶利米已感到灾难的无可避免和切肤之痛了(18节)。

   
现在耶利米更开放地表达他的痛苦(19-22节),不是真的「心脏病发」(19节),而是指心灵的痛苦。这里他对百姓在未来的苦况感同身受。打仗的声音使他充满惊恐(19节下),犹大的家亦即是他的家(20节下)。

   
第22节可能是耶利米或耶和华在说话,这表示耶利米不单与百姓认同,也与神认同。虽然那刑罚是难以忍受的,但它必会发生。第19-22节是认识耶利米本人十分重要的经节,他与神和百姓同受苦难,使他成了他们之间的中介,在这方面他预表了耶稣基督为世人的救恩而承受苦难。

   
犹大在圣约上的失败果然影响整个世界(比较四2)。耶利米描绘了一个创造次序被颠倒的世界,其间的用词(23-26节)与创世记第一章极相似。如果神与祂的选民所立的约失败的话,这世界便没有希望了。这就是为何基督的生命要被看为圣约的应验,并作了外邦人的光(比较赛四十二6)。

   
本章的最后部分描写敌军蹂躏百姓,百姓便四处觅地逃难。最后的两个比喻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第一个比喻形容耶路撒冷如同一个妓女(30节),希望从情夫那里得着好处,这里所说「恋爱你的」是巴比伦,但这个诱惑巴比伦的希望必定幻灭。这种虚伪的爱情必不能使他们逃脱死亡。第二个比喻描绘一个母亲在敌人的屠杀下生产(31节)。幻象已破灭,他们要面对可怕的现实;新生命的诞生已被死亡所包围。本章结束时有如人在喘着最后一口气。

   
可是,这里也暗示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27节),本书后面的部分将会出现希望。在耶利米的经验中,死亡中仍存在着希望;这只有透过神在基督里向我们启示祂自己,才有发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