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第五章
马唐纳注释
耶利米哀歌
注释
柒.
余民恳求神施恩和复兴(五)
五1~14 在这些经节中,百姓为着临到他们身上的可怕情况而痛哭──日常必需品的价格高昂(4节);被迫得疲乏(5节);被欺压(8节);有饥荒和危险(9,10节);处女、首领和老人被施暴(11
, 1 2节);
少年人、孩童和老年人吃尽苦头(13,14节)。
五15~18 这种种可怖的事使犹大不再快乐,歌舞变为哀哭,她头上的冠冕跌落,
锡安山变得荒凉。
百姓承认发生所有这些事的原因说:
“我们犯罪了,我们有祸了!”
五19~22 最後,百姓恳求耶和华使他们向祂回转,以致他们可以复新,可以重新开始。有一点很有趣,在许多希伯来文抄本中,第21节在22节後重复出现。很明显,这是为了使本书以盼望来结束,而不是以悲哀结束。4事实上,正如凯尔指出,若正确地了解第22节,这样的重复就不必要了:
这个结论完全与耶利米哀歌的风格一贯,抱怨与哀求应持续至结束──但不会没有盼望的元素在内。虽然後者不一定在欢呼得胜高潮中出现,但正如格拉克表达自己说:“只是遥远处的微光,象云层中的晨星,虽然它宣告旭日快要升起,但它自己无驱走夜幕的阴影,不过它将取得胜利。”
评注
1
(
一1
2 ~
1 7 )
夏理森(
R . K . Harrison),
Jeremiah and Lamentations,页210。
2
(三19~39) 如果读者不介意我加插个人的回忆,那麽第22和23节对编者来说深具特别意义。家父很爱引用这节经文: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於耶和华诸般的慈爱。”(22节)而家母最爱的诗歌“你信实何广大”(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是出於第23节。直至他俩离开世界回到主身边时,我们才明白他们的情操──他们的性情的各个特征──正与耶利米哀歌第三章彼此配合。
3
(三52~66) 凯尔(C.
F. Keil),
Lamentations, Biblical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XX:455。
4
(五19~22) 在传道书、以赛亚书和玛拉基书的结尾都出现相似的重复,为了更适合在犹太会堂里诵读。
5(
五1
9 ~
2 2 )
凯尔(
K e i l )
, Lamentations, XX:455。